在toC端的医疗器械品牌塑造上,毫无疑问,鱼跃走在了一众同行的前面,就凭这一百多万的天猫粉丝数,都已经能将很多网红企业远远甩在身后了。
而在大健康产品、数码3C等有比较优势的京东上,鱼跃的自营旗舰店粉丝更是高达多万。
至少,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而言,如果需要购买家用医疗器械(如睡眠呼吸机、血糖仪、血压仪等),看到鱼跃有提供相应产品,那出于对品牌的信任,基本都会选择。
毕竟,在这种偏医疗、偏专业的领域,消费者的决策成本较高,切换品牌的风险也较大,所以,极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购买过鱼跃A产品的人觉得产品还不错,下次需要买B看到鱼跃也有,就顺带买B了。
其实,在消费医疗器械领域,品牌的价值,可能被市场大大低估了,这行的粘性其实一点都不比化妆品之类的差。
所以,只要鱼跃能够保持住自己在C端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不变,保住家用医疗器械龙头的地位不变,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由创新驱动带来的新产品增多,鱼跃保持一个长期较为不错的增长其实一点都不难。
近期成绩单点评
年,公司实现营收68.94亿,同比增长2.51%,归母净利润14.82亿,同比下降15.73%。
一眼看上去,成绩单好像挺拉垮的,营收微增,利润还下降了,其实是因为公司是“疫情受益”企业,在疫情拉动下,年业绩暴涨了一波,年疫情影响褪去,业绩下滑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不和比,同疫情前的年比,这个成绩其实还是非常亮眼的。
公司产品线看起来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截止年,公司拥有多产品品类,近万产品规格),但其实他的主线还是比较容易抓。
目前,鱼跃聚焦于呼吸制氧、血糖以及消*感染三条核心主营业务,并以此来推动家用类电子检测、体外诊断、康复以及临床器械的四大基石业务线的稳健发展,在三大主营业务外,公司另孵化有急救、眼科以及智能康复新三线。
其中,呼吸制氧解决方案为公司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也是近两年疫情期间让公司业绩突飞猛进的最大功臣。
呼吸制氧解决方案
年,呼吸治疗实现收入26.23亿,同比增长16.04%,占总营收比达38.04%,其中,由于呼吸机等抗疫产品在年的需求过大,因此去年有所回落,但同比,两年的年复合增长依然超过50%,可惜公司没有单独披露,这项大业务中几个关键子业务的收入情况。
看过笔者之前对鱼跃剖析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笔者非常看好其toC端消费者的睡眠呼吸机业务,甚至一度想着等自己年纪再大点大了就给自己配一台(年纪越大的人越容易睡觉打呼,打呼其实对健康十分不利,并且周边很多中年朋友都给笔者强推,因这货改善了生活)。
不过从上图我们就已经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公司这块业务的强劲增长了,毕竟,年产品销售额才刚过一个亿,年就卖了近9个亿!
而且,疫情给鱼跃带来的,也不单单是一次性的呼吸机、制氧机等抗疫产品相关销售收入,还让其打通了很多过往没能打通的渠道,同鱼跃有类似经历的迈瑞说过这样一句话:“年海外疫情实现了家空白高端客户的突破,这种突破是深远且永久的,正是这样的契机,让公司海外市场品牌推广提前了至少五年”。
这句话对于鱼跃其实同样适用,在近期的会议纪要中,鱼跃有说过:“过去两年,公司向海外的药店、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个人提供了制氧机产品,也因此与海外合作伙伴建立起了多方面的良好关系,同时也因疫情产品业务的顺利高效完成,与代理商形成互惠互信的往来,这会对海外业务未来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笔者经常强调一句话,企业也好,人也好,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经常有同学看好一家企业,但因其业绩、市值某一段时间低迷时间超出其预期,然后就放弃了,待之后企业飞上来实现戴维斯双击时,他又为自己错失千里马后悔不已。
其他核心
其余两项占公司营收比较高的业务,感染控制(医院等场所会使用到的消*等产品)以及家用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可能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笔者有个鱼跃的电子体温计)都因为年疫情涨太多而有所回落,但比起年都扔还是有不小的增幅。
其中感染控制解决方案,实现收入8.93亿,同比-6.03%,占公司营收比14.13%;家用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实现收入14.48亿,同比-18.11%,占公司总营收比达21%。
至于被公司抬升至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的血糖POCT((即时诊断,也就是能快速进行检验立马出结果的诊断产品),之前是算在公司的家用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里的,自去年并购凯立特后,才正式独立成三大核心业务之一。
不过,即便在收购凯立特前,公司之前自有的传统血糖仪增速也非常不错,过去-年的复合增速近30%,并购凯立特后,算正式进入连续血糖检测领域,年全年血糖POCT实现收入4.57亿,占公司营收比仅6.62%,同比增长70.1%。
公司的血糖试纸产品(BGM)医院内外用户口碑的不断提升,市占率和用户规模都实现新高;重磅品种一代动态血糖监测(CGM)CT2于去年上市,截止年报发布时已经实现国内+医院进入,最关键的是,院外也实现了较快速的放量,未来公司有望在BGM和CGM的战略协同下,持续实现持续的快速增长。
此外,升级版的血糖监测二代、三代产品正加速推进,这两款产品不论是在性能还是用户体验等都有显著的提升,预计今明两年有望陆续获批,从而提高糖尿病板块业绩释放的确定性。
稳稳的幸福
其实从上文公司的血糖监测产品情况,大家也能侧面看出,医疗器械相比于药品等的好处,他的研发投入并不需要太大,且老产品只需要渐进式、迭代式的根据用户需求一点点改善、打磨,其每款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可以持续相对较长时间,这样的缓慢式创新氛围其实非常有利于头部企业的养成。
所以,现在是龙头的企业,将来大概率还能是龙头,只要自己不作死,一直保持头部位置,适时进行一些并购拓宽产品线,未来必将受益于老龄化以及消费升级的进程。
在今年鱼跃医疗的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吴群与相关投资者关于近期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进行了激烈的问答,在此笔者从中挑选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回复,不得不说,还是颇具启发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