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社
本报记者陈婷曹学平深圳报道
近日,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医疗”)申请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由兴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这是百合医疗在年创业板IPO遭否后再一次闯关资本市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首次IPO失利后,百合医疗和控股子公司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新生物”)在多次飞行检查中被指出存在相关缺陷而被责令整改。此外,百合医疗还曾因生产销售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受到原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佛山食药监局”)的行*处罚。
7月15日,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佛山市场监管局”,原佛山食药监局职能现已划入该局)方面对记者表示,对本地医疗器械企业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对《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涉及的生产企业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差、存在较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生产企业,应当采取特别严格的措施加强监管,每年检查3次以上,其中全项目检查不少于1次等。
针对公司及子公司管理体系等问题,记者致函百合医疗方面。7月9日,公司财经公关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阶段公司不方便接受采访。”
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
百合医疗的主营业务为输液管理、血液净化和护创敷料等领域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无针输液接头、血液透析导管、血液灌流器及海藻酸盐敷料等60余种品类。
截至年5月31日,百合医疗及子公司取得66项国内医疗器械产品证书,其中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项。
年,百合医疗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净利润1.98亿元。其中,输液管理系列产品的营收占比较前两年进一步升高,达62.27%。
值得注意的是,年1月18日,佛山食药监局对百合医疗做出行*处罚,原因是公司生产并销售未经注册的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属输液管理系列产品)。根据相关条例,佛山食药监局没收百合医疗违法生产的8根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样品,没收违法所得元,并罚款7万元。
与此同时,记者获取的一份上海市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上海虹口市场监管局”)行*处罚决定书显示,年5月31日,上海虹口市场监管局对上海美罗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罗医药”)销售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艾贝尔”一次性无菌输液延长管进行检查,美罗医药无法提供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标示规格亦未在标称医疗器械注册证中查见,为未依法注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涉案产品的规格为3.8mm(OD)×10cm×2.5mm(ID)(单头管),产品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准”,生产厂家正是百合医疗。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