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蒋颖近期对永新光学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车载+显微镜业务蓄势待发》,本报告对永新光学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98.2元。
永新光学()
事件: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了年三季度报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08亿元,同比增长4.61%,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减少8.7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30.64%。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年Q3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减少7.86%,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5.7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7.26%。受益于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及汇率上升,汇兑收益同比增加,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得以同比提升。
公司光学元组件产品为条码扫描仪镜头、平面光学元件和专业成像光学部组件,主要应用于条码扫描仪、机器视觉、专业影像、车载光学/激光雷达等领域,其中激光雷达方面,公司提供的光学产品较为全面,覆盖发射模组、接收模组、扫描系统等各大板块,与Quanergy、禾赛、Innoviz、麦格纳、Innovusion、北醒光子等激光雷达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功新开拓数家重要客户,已将激光雷达客户群体从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扩展至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车联网、机器人等领域,将产品从以零部件为主扩展至激光雷达整机代工,我们认为公司将核心受益于激光雷达行业发展。
近期,国家陆续推出1.7万亿和亿贴息贷款*策,显微镜也属于重点补贴范围,在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永新光学显微镜业务将核心受益。我国高端光学显微镜市场国产化率低,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共聚焦显微镜业务发展顺利,获得客户认可,有望形成市场突破,充分受益于光学显微镜高端市场国产化替代浪潮,弥补国产企业在高端显微镜市场的空缺,勾勒公司成长新曲线。
光学元组件不断拓展,车载业务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积极把握科学仪器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趋势和光学元组件在物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方向,加快在车载光学、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等中高端新兴业务的拓展。
1)条码扫描板块:下游客户受芯片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短缺影响,需求暂时性放缓;公司对此积极应对,一方面,公司精准把握条码扫描客户需求,加速新品导入,多款条码镜头新品已开始量产;另一个方面,公司加速切入条码扫描复杂部组件业务,目前已获得市场头部客户批量化订单,不断提高公司在条码扫描产品核心光学元组件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若下半年缺芯状况逐步改善,下游需求或将得到有效提升;
2)机器视觉板块: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并拓展新客户;其中,公司供应给康耐视、Zebra的高速调焦液体镜头稳健出货;此外,应用于大型仓储的全球首款磁性变焦镜头已开始小批量出货,该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有体积最小、变焦速度极快等特点,市场需求旺盛;
3)激光雷达光学业务:公司与Quanergy、禾赛、Innoviz、麦格纳、Innovusion、北醒光子等激光雷达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功新开拓数家重要客户,已将激光雷达客户群体从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扩展至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车联网、机器人等领域,将产品从以零部件为主扩展至激光雷达整机代工。随着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陆续量产上市,该业务将步入快速增长通道;此外公司将持续加大激光雷达的研发力度,增加对产线、设备的投入,不断开拓国内外知名客户,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4)车载镜头业务:随着车载镜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客户需求随之提升,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增长;
5)专业成像业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应用于PCB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设备的光刻镜头在手订单充足,保持稳健增长;供应的新型生物识别光学组件已实现批量销售。
光学仪器产品结构加速优化,盈力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显微镜市场基础较好,但高端产品仍存在市场空缺。我国现在的高端显微镜方面对核心的技术掌握程度较低,具备生产高端显微镜的企业屈指可数,系统显微镜、共聚焦扫描和超分辨显微镜等高端产品仍然依赖徕卡、蔡司、尼康、奥林巴斯等海外企业。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进程,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策引导制造业逐渐向高端化迈进,未来我国本土高端显微镜企业有望进一步抢占国内高端显微镜市场份额,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年H1,公司普教类显微镜业务稳中有进,高端光学显微镜品牌NEXCOPE系列产品营收突破4,万元,同比增长近70%,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生命科学领域、工业检测领域以及医疗领域客户:
1)生命科学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共聚焦显微镜进展顺利,公司积极响应“科学仪器国产化”需求,加速抢占市场份额。年H1共聚焦显微镜试用客户已超50家,客户涵盖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等,并已开拓海外市场,预计今年将实现数十台套销售;
2)工业检测领域:公司新开发多款产品,积极完善工业用显微镜产品线,工业检测类显微镜营收同比增长超%;
2)医疗领域:公司进一步拓展嵌入式显微系统新兴市场,数字切片扫描仪、病理诊断电动显微镜、NCM细胞成像仪等产品实现批量销售,同时,公司加快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已与国内数家医疗细分领域头部客户就医疗光学相关产品建立合作。
持续研发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获评“年宁波市优秀博士后工作站”;公司牵头主导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超高分辨活细胞成像显微镜研究及应用”进展顺利,承接的“并行扫描的高端多光谱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研发项目”被列为宁波市科技创新重大专项;8月,公司牵头承担的“高分辨荧光显微成像仪自动扫描分析系统开发”项目以高分通过了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已完成NCF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系统研发、攻克了内窥镜核心镜头的制备技术,并在条码镜头AA组装、激光雷达核心光学元部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年H1,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36项,其中7项为发明专利。公司主持修订的GB/T-《显微镜成像部件的连接尺寸》、参与修订的GB/T-《显微镜双目镜筒最低要求》已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ISO-《显微镜成像部件技术要求》入选“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二等奖并已完成公示。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主导编制1项国际标准,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行业标准91项、团体标准1项,系行业标准的引领者。
公司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分院已成功引进3个浙大研究团队和“宁波先进光电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2个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资源协同发展,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
高度重视人才储备,积极升级生产管理系统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年上半年,公司引进技术研发骨干十余人,并针对中层干部及技术干部开展“新英计划”,针对研发技术人员开展“新辰计划”,针对新进大学生实施“新苗计划”,赋能组织成长、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同时,公司已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年上半年通过实施员工持股平台减持、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期解禁等举措,为91名激励对象实现股权兑现,提升了公司核心人才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公司全方位推进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各业务各环节系统化平台管理。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投入信息化软件及自动化设备超3万元,高强度推动各项信息化系统建设,启动多个信息化系统项目,由信息管理部主导ERP升级项目,通过将原有ERP系统向SA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升级,可实现‘业财一体化’;引进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客户画像;在人力资源方面,推动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线;在生产制造部门,持续推广和完善MES/WMS系统建设,使车间实现全面完整的产品追溯功能和动态数据实时可视化要求;由研究院主导的PLM项目,大幅度提升了生产工艺管理,为后续工艺的持续优化迭代搭建了坚实的数据平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受益于高端显微镜国产替代与汽车智能化趋势,对公司高端显微镜/光学元件组件的需求量高增,公司深耕光学领域多年,技术护城河高筑,新产品边际开发成本低,竞争实力强劲,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空间。我们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3.43亿元、4.51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为43.47倍、34.54倍、26.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1、技术不能持续领先及核心人员和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2、市场拓展风险3、主要销售国贸易*策变化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信达证券蒋颖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8.66%,其预测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7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43.4。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7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3。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永新光学()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健康。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星研报解读〗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