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发展前景还是不容小觑的。尤其在人口老龄化这一背景下,医疗大健康这一领域呈现出的“风口”也不断增多。而行业本身就具备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密集型等特点,在技术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加上老百姓对于健康医疗的需求不断提高,加强区域协同、促进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医疗已经成为了当下阶段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不过以前传统医疗信息化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而现在不少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逐步被应用,包括5G技术、人工智能等,我国医疗行业也开始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前进,可以说万亿规模已经形成了。
医药行业现状
根据年数据来看,国内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已经接近上万个了,达到个。在至这段时间里,国内医药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增长态势还是十分明显的。除了医药制造业企业之外,还有不少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包括卫宁健康、创业惠康、万达信息、东软集团、麦迪科技以及和仁科技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在增加,不过医药制药业的收入却出现了下滑态势。年的时候达到高峰期,收入在.6亿元。而年的营收在.3亿元,相比年同期下滑了2.9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药品原药产量有所波动,年的时候产量达到万吨左右,年的时候产量在.4万吨。而中成药产量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年达到.6万吨,年中成药产量在.2万吨。
整体来看的话,医药行业似乎最好的数据都在年。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时候大量企业意识到医疗大健康领域的重要性,花费大量资金布局这一领域。而年由于一些变故,因此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收入。相信之后只要按照计划发展下去,产量、营收都会实现增长。
当然除了营收这一块,也不能忽视医药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医疗材料成本的影响,医药行业毛利润和利润率波动并不大。市场普遍对医药制造业盈利能力看多,包括对医药行业的预测,也是进一步看涨的。
有预测显示国内制药市场规模从年的亿美元,增加至年的亿美元,而年预计可以增长至亿美元。其中化学药品是国内制药市场最大的一部分,年的时候占比达到50.1%。生物制剂则是国内制药市场最小的一个部分,虽然占比不高但是盈利能力却不容小觑。
收入提高推动医疗需求增长
除了制药市场外,近些年来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升是不争的事实,当然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年收入只有元,年已经达到元之高了。而医疗保健可以说是老百姓最基础的需求,老百姓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健康意识也提高了不少。
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国内药品需求的“爆发”,根据官方数据来看,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已经超过13亿之多了,在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国家也加大了对医疗卫生支出的投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内药品消费需求将会出现大幅增长。这对于从事这行的企业来说,发展机遇是不言而喻的。
就拿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卫宁健康来说,最近一段时间也迎来了不少“大动作”。7月19日的时候卫宁健康与创业惠康发布公告,两家公司有意进行换股合并。而这一合并预计会造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将导致创业惠康的实际控制人变更,至于卫宁健康的实际控制人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目前合并也只是在初步计划阶段,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不过为了避免对股价造成太大影响,卫宁健康与创业惠康在年7月19日开市起就已经停牌了。谁知道7月23日晚间的时候,两家公司就表示此次重组已经终止,由于双方对核心条款无法达成一致,因此终止了合并相关事项。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国内医疗行业涉及到众多细分领域,其中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无论是医疗系统软件产品的更新换代,还是人工智能、5G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得到应用,总之未来医疗信息化发展会着重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信息共享、流动与运用。
而这需要医疗卫生服务整个环节实现协同发展,才能让医患资源得到更好的运用。当然对于这行我国也一直持有鼓励态度,利用新兴技术建设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对老百姓和市场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利好。
不过医疗卫生业务的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这些都需要数据和技术的支撑。只有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才能为医疗体系进一步发展带来有利条件。从这点就可以看出5G技术的应用有多重要了,对医疗行业来说,可以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升级。
而医疗信息化企业今后也会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研发,调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来满足医疗信息化在建设方面的需求。当然关于医药大健康这方面的发展,可不是说随便什么企业都有资格入行的。必须对医疗体系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舍得投资去研发,才能看到成果,而这些就要看那些医疗信息化企业接下来的表现了。
[内容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中国西部智慧医疗大会正式启动!?医院智慧医疗让“数据”跑腿病人歇腿?陕西省保健学会智慧医联专业委员会召开推进工作会?医院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京举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