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年均增长率高达20%,且企业呈小而散的分布特点,整合需求较大。随着分级诊疗、大数据和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基层医疗机构医用器械、家庭用医疗器械的消费需求将会大大提高,IVD(体外诊断产品)、分子诊断、基因测序、干细胞和康复类医疗器械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医疗器械行业
多学科交叉
医疗器械发展依赖于机械、电子、化工等基础工业以及生物材料、传感器、计算机等新兴工业的发展
资金密集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16年间增长了约20.67倍,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知识密集
医疗器械的产品特性与药品有很大不同。医疗器械涉及的学科跨度大、品种门类繁多、技术复杂程度高
图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近几年这种趋势特别明显,国内企业要看到这种转变,将会进行重大改变。
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当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未来的扩张空间非常大。据专家估计,保守来说现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产值在~亿元左右。(数据来源:工信部)
一、国内医疗行业投资现状
(1)老龄化加剧,人均寿命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式严峻,老龄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截至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2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但对于医疗器械市场而言,老龄化加剧、人均寿命延长对其增量具有正面影响。(数据来源:全国老龄办)
(2)国内研发投入不足,中低端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外资垄断,低端产品过度竞争。国内研发投入平均水平仅有3%,多数产品属于低技术要求的中低端产品。低研发投入导致高端医疗器械基本依赖进口。国内大量企业大多集中于低附加值的低值耗材、低端诊疗设备市场,产量大于国内需求,通过出口消化部分库存。超声波治疗仪、心电图设备、高档生理记录仪、磁共振设备等领域,进口品牌市场份额都在90%左右,几乎处于完全垄断地位。
(3)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小而散,行业集中度低。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数量远远超过药品生产企业,超过1?家,平均收入规模?万左右(国内药品厂商的平均营收约2.05?亿,此外由于行业起步相对较晚,无证经营的个体户大量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分散性。随着行业的规范化,小型不规范企业难以应对*策变革、招标、税收改革等新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
(4)医疗器械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高。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在20%左右,其中骨科器械最高,高达30%以上。
(5)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医疗器械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未来的竞争重点将集中在技术创新、资本并购、渠道建设等核心能力上。
(6)中国正努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医疗体制改革、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等*策利好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需求升级和科技创新等力量将共同推动中国医疗器械的产业升级。
二、投资机构如何抓住医疗器械行业的“*金十年”?
在未来医疗器械市场中,创新将成为其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出路。中国的医疗器械创新已进入了*金十年。
对投资机构而言,面对高度多样性的医疗器械行业,如何充分地抓住创新的*金十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对刚开始接触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机构来讲更加困难。似乎投资的机会非常多,但又比较散;好像市场空间都不大,但看似不起眼的方向有些企业发展得也非常不错。那么,在众多分类中,如何把握好机会呢?
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只能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一,项目所在细分行业的容量与持续扩张能力;第二,项目核心产品的创新性与临床应用的颠覆性以及领先的市场机会;第三、创始人与管理团队。
前两个方面只能通过系统性的行业研究才能清晰地了解和确定。把医疗器械分成七个子行业,包括体外诊断、影像类、心脑血管类、外科/骨科类、肿瘤类、医疗人工智能和其他综合类。
对上述的子行业进行了系统的行业研究,对每个子行业几乎所有重要的企业都进行梳理,随时追踪和更新企业进展,及时跟进投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全面深入掌握子行业进展,系统追踪优秀企业,对前两个方面的考察做到从容把握,有的放矢。
三、未来有投资潜力的六大创新医疗器械
1.心脑血管子行业
热点相对较多,支架不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