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定位
这是专题
第1篇文章
全文字数:余字
韩俗
医院
信息化建设部部长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七年制,历任医院临床医师、医保办主任、院办副主任、信息化建设部部长。主持建设了PACS系统、安全系统、手术麻醉监护系统、HRP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病区智能呼叫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私有云、银医自助服务系统、数据集成平台等。医院评审专家、医院服务示范单位评审专家、四川省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专家、《中国数字医学》杂志四川通联站特约通讯员,年获四川省优秀信息主管奖,年获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改善医院擂台赛总决赛铜奖等。
收到e医疗约稿邀请的时候,我的航班刚落地泰国普吉,正准备在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后花园开启几天的休闲假期。而在这之前,我刚结束两趟飞行,一趟是参加国家卫健委在武汉召开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年度宣贯解读会,一趟是去北京参加国家卫健委医*医管局举办的改善医院擂台赛总决赛。我想,对即将逝去的年的盘点,就从这两件事说开来吧。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深化医药卫生行业体制改革成为重点工作,而医疗信息化作为提高医疗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年以前,医疗信息化多是以医疗机构或医联体内部业务需求为主要导向,着重满足医务人员在开展医疗业务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年以来,作为国医院信息化建设部负责人,我明显感觉到了医疗信息化向患者服务、管理服务方向的转变。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医院管理研究所在年以前每年也有举办宣贯解读会,但是之前多年均为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系列宣贯解读会,主要讲解《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内容及要求;而今年,国家卫健委特意将会议名称中增加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会议内容也着重介绍了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等多系统协作、集成建设。会议首次将重点从主要面向医务人员的电子病历转向了以患者体验为主的智慧服务。此外,由国家卫健委医*医管局指导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多年来都以传统场景下(线下)的流程优化和再造为重点,今年也首次增设了“医院建设”主题,与医院智慧服务不谋而合。在*策的引导下,医院也利用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纷纷上线了如智能导诊、扫脸就诊、手机查看影像资料、住院病历配送等便民利民的服务。因此,年是医疗信息化从院内走向院外、从医务人员走向患者的关键一年。而在即将到来的年,医院建设将更加如火如荼,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管理者和患者及家属都将是其最大的受益者。当然,作为医疗信息人,我深知我们身上的担子永不会减轻,医疗信息化永远在路上。希望各位同行在努力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奋斗的同时,也不忘劳逸结合、安排合理的休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这碧海银沙的安达曼海滨,祝各位年评级顺利,身体康健!往期“年终回顾与展望”专题
——
~
特辑预告定格即将走过的,定位值得期待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