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疗欺诈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TUhjnbcbe - 2021/11/23 21:09:00

医疗欺诈这个行为是属于在医疗行业的诈骗行为,这种诈骗行为因为一般是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的,所以说一般都是比较容易得逞的。那么医疗欺诈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一、医疗欺诈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1、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4、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


  6、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7、丧葬费赔偿金额=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8、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抚养年限。


  9、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


  10、住宿费赔偿金额=住宿天数×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


  11、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死亡最长不超过6年,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


  二、如何认定医疗欺诈


  对于客观行为方面,即否属于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等行为的问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能力来考虑,在实践中发生医疗诊断不一致,患者怀疑院方医疗欺诈时,可以采取类似于司法鉴定的形式,双方共同选择向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申请医疗鉴定,达不成一致意见的通过类似于摇号形式随机选择鉴定机构。如果纠纷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则按照司法鉴定程序处理。鉴定方向主要包括医疗诊断的真实性、与初始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和能力的契合性。


  对于主观方面是否是以取得患者财产利益为目的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客观行为得到认定的基础上,需要探究主治医生是否直接获得财产利益其他财产性利益。比如分红、考评中获益。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诊疗规范也是考虑的主要因素。在已经发生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少数医护人员擅自篡改病历资料及其他医疗数据等行为也屡见不鲜。


  三、医疗欺诈与医疗事故的区别是什么 


  医疗欺诈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


  1、以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为手段;


  、以诱使患者支付非必要医疗费用,取得财产或其他财产性利益为目的;


  3、在其医疗水平和能力范围内明显可以避免误诊而积极追求的;


  4、给患者生命权、健康权造成侵害或给患者财产权益造成较大损害的。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医疗欺诈其实对于患者来说更多的是出于精神上的担惊受怕,当然物质上的也是有的,所以国家对于这种行为也是严令禁止的。

云南云之策律师事务所(转发)来源:找法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疗欺诈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