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来了公
TUhjnbcbe - 2021/8/3 20:01:00
安全用械创新发展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来了!公益宣传海报发布为您暖心送上安全用械知识

带你走近医疗器械

01

什么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只是起辅助作用。

02

医疗器械使用目的有哪些?

1.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2.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3

我国医疗器械是如何分类的?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风险程度由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综合量定。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医用退热贴等;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医用口罩等;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人工晶体等。

04

审批上市的医疗器械都是绝对安全的吗?

不是。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具有一定的使用风险,都可能因为当时科技水平的制约,实验条件的限制等因素,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所谓批准上市,是指社会、技术、伦理和法令皆可接受的基础上的认可,而并非绝对安全。被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只是“受益大于风险”的“风险可接受”产品,即被批准上市产品在现有知识水平下,相对符合安全使用的要求。

05

医疗器械安全性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在按照预定的条件和用户使用时不会危及患者、使用者和其他人的临床状况(健康)和安全;

2.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公知的最新技术水平可以达到的安全性原则;

3.使用该产品所可能发生的风险就其受益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4.应按照以下顺序选择安全性解决方案:

①尽可能消除或降低风险(从设计和构造上保证安全);

②如果风险无法消除,应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如必要时报警等;

③将采取措施后仍残留的风险告知使用者。

往期精选向德鞠躬向模范致敬!樊城:激活多元发展引擎奏响新时代乐章食事药闻

自制酸奶存在安全风险当您在消费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当您发现假冒伪劣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记得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来源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编辑丨小督校对丨王园园

合作运营

湖北汉联创运营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来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