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7/7 22:04:00
大家好,我是王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互联网医疗、医疗互联网以及医疗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一方面是我个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调研、医院,这里面有三甲、医院,也有综合、医院。并且我的业务调研、和产品落地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院内开展,因此对医疗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当前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处于激烈的演化阶段,做的大的并不见得做得好,做的好的也并不一定广为人知。台前的各家都面临着商业模式、价值验证等诸多考验。因此,想通过这边文章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从互联网医疗、医疗互联网、医疗信息化这三个行业作为切入点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知道,互联网医疗在年开始在国内萌芽,随着年*策和资本的催化,整个行业迅速站到了风口上(推荐对互医发展史感兴趣的朋友看我之前的文章:《,回看互联网医疗》)。特别是年新冠疫情对老百姓线上就医意识的激活,让人们对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但近两年开始,随着头部力量的角逐,资本的热度逐渐趋于理性,最近投资者对微医上市招股书股的态度便说明了一切。与此同时,在年左右,医疗行业内部开始出现“医疗互联网”的说法,代表了把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中核心的理念,简单的次序调换却与“互联网医疗”形成了深刻的差异。此外,医疗信息化产品作为医疗行业市场老牌参与者之一,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极。接下来,我将从产品属性、产品形态、产品客户/用户、产品服务、商业逻辑等维度对三种产品进行分析。一、产品属性互联网医疗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在院外,直接2C,一般由互联网科技公司操作落地,使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落地、运营和增长。医疗互联网产品主要以医疗机构为主体,走2B2C模式,主打院内——院外连接场景。采用医疗+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落地、运营和增长。医疗信息化产品为2B模式,为院内属性,表现为封闭特征,多采用内网或局域网方式进行信息传输。二、产品形态互联网医疗产品主流形态为APP,如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医鹿、小荷等等。医疗互联网的产品形态一般为H5,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