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详情)
贝壳社,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创新创业平台
来源丨谢春生
作者丨谢春生/杨亚宇
在计算机行业,寻找下游需求持续景气度的细分领域确实不容易,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行业的公司,其业绩连续性并不好。寻找下游需求边际向上的领域,一方面,需要这个细分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不是特别高,有IT持续投入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有IT投入的主观意愿和能力(内在驱动或者外在驱动)。在一定程度来讲,医疗IT就是属于这么一个细分领域。
思考1:医疗信息化(IT)具体包括什么?医疗信息化(即医疗IT或HIT)主要可分为广义的医疗信息化和狭义的医疗信息化。广义的医疗IT包括医疗机构IT系统、医疗支付平台IT、医药流通IT和其他医疗IT。根据IDC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年国内医疗机构IT系统花费.67亿元,占74.15%,远超医疗支付平台IT、医药流通IT和其他医疗IT的花费。狭义的医疗IT主要是指医疗机构IT。思考2:中美医疗IT行业发展历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美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看:行业发展初期,医院信息系统(HIS)是医院信息化的重点;后期随着HIS渗透率的逐步提高,电子健康档案(EHR)和电子病历(EMR)是医疗信息化的重点方向。与美国相同,目前电子健康档案(EHR)和电子病历(EMR)是国内医疗信息化的重点方向。纵观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的*策是行业发展比较重要的一个推动因素。思考3:行业蛋糕做大的驱动力是什么?国内医疗信息化程度低。-年,全国累计通过卫计委电子病历五级及以上的医医院数量的0.26%,医院数量的1.21%。截至年,美国通过HMISS医院占比已高达70%。国内医疗信息化投入比重低,潜在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年,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IT投入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的比例仅为1.05%。目前海外发达国家每年医疗信息化投入规模约占卫生机构总支出的3-5%。*策端:互联互通评级、电子病历评级带来下游新需求。年,国家卫健委推出相关*策:年,医院要达到卫健委电子病历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年,医院要达到卫健委电子病历分级评价4级以上,医院要达到卫健委电子病历分级评价3级以上。年,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中性条件下,-年医院需求增量约亿元、电子病历评级带来新增需求亿元。对标美国,国内电子病历升级逻辑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年,美国通过HMISS医院占比已高达70%(HMISS五级的标准与卫健委电子病历五-六级相近)。我们认为,年医院达到卫健委电子病历分级评价4级、医院达到卫健委电子病历分级评价3级后,行业仍旧有电子病历升级需求。我们认为,国内电子病历升级的逻辑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思考4:行业格局将如何变化?美国医疗IT行业集中度较高,Epic、Cerner两者均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IDC年的数据,东软集团和卫宁健康仅占据了国内23.2%的市场份额,市占率排名前七的厂商占据了46.6%的市场份额。与海外成熟市场对比,国内医疗IT行业集中度不高。随着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水平、等级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实力一般、产品可靠性不高的中小厂商将逐步淘汰。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思考5:哪些企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