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CHITEC,看医疗信息化行
TUhjnbcbe - 2021/3/28 7:55:00

5月18日,(13th)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暨软硬件与健康医疗产品展览会(CHITEC)完美落下帷幕。现场家医疗信息化厂商参加展会,医信邦对其进行了整理汇总,从中一窥医疗信息化行业的跌宕起伏。

变化一:

医院业务系统,转向整个健康产业

作为一个全国重量级医疗信息化展会,CHITEC可说汇聚了行业内的佼佼者,比如耳熟能详的东软、卫宁健康、京颐集团、万达信息等。纵观这些第一梯队企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发力早,这部分企业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掌握了丰富的行业资源,服务对象不再医院,开始面向健康行业。从软件系统提供商,到成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业务全面铺开,卫宁健康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随着医改的推进,医信大企医院信息化业务,更将眼光瞄准了整个健康行业。从卫宁软件到卫宁健康,名字的改变也意味着卫宁整盘业务的改变。和同类大型企业类似,传统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是卫宁的立根之本,在快速发展根本业务的同时,也在医疗、医药、医保等领域布局,医院、区域卫生、互联网+医疗三大版块,形成健康管理闭环。不管是卫宁健康的各种“云”,亦或者东软集团的三大子公司布局,医疗信息化行业第一梯队企业无疑正不断转型,深耕大健康行业。

变化二:

巨头跨界入局医疗信息化产业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银联、招商银行等传统运营商、银行出现在此次大会上,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恰恰验证了医疗信息化市场蛋糕的诱人。

巨头跨界入局医疗并不新鲜,除去之前医信邦盘点过的地产商及京东、顺丰等企业外,近年来,中国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在医疗领域尤为活跃。可以说,这类巨头本身自带品牌流量,加之拥有得天独厚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再有国企性质光环加持,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很快崭露头角。比如主打区域卫生平台,聚焦医疗影像云的中国电信,不仅频繁出现在各种专业的医疗信息化会上,而且设立了中国电信兰州医疗基地、上海医疗基地,用以专门支持医疗行业。

而像中国银联、招商银行等企业的支付功能,则契合了本次大会主推的电子健康卡。这几大巨头参展,从侧面体现出医疗信息化产业前景广阔,未来会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局。

变化三:

系统云端化厂商发力智慧医疗各个环节

这几年,HIS增速在放缓,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元,仍然有市场空间,但不会高速增长。那么,HIS厂商该如何应对呢?

现如今,信医院的标配,行业也在寻求新的方向。我们看到“云医院”解决方案、“区域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医院解决方案,这些年在不断地演变。大而全的系统已经越来越难以取得高附加值,同时口碑感极差,于是云端化、小而美的系统越来越受行业重视。

记者经过一番走访,发现一批专注、医院管理的企业,以福建亿能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医院HRP建设,医院运营管理类软件在福建省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是三明医改的核心软件提供商,也是“小而美”的典型代表。

而作为系统上云端的厂商代表,医院一体化信息平台,将数据搬上云端,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医疗云平台、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三大平台既能适应中大型医院建设,又能为医联体、医共体、区域医疗、分总院等区域化医疗模式提供各具特色的健康医疗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此次展会上几乎已经找不到单纯的HIS厂商,企业更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深耕智慧医疗各个环节。像思创医惠这样的上市企业,业务也开始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向发展。记者在展台上看到的益年智汇鞋,就是利用物联网、认知计算等高新技术,为老年认知障碍患者量身定制。可以说,多元化发展,发力智慧医疗各个环节成为医信厂商的必然趋势。

变化四:

医疗信息化催生人工智能的诞生

近两年,医疗AI领域逐渐涌现出一批新贵,而在CHITEC上亮相的科大讯飞、云知声、推想科技等企业,可说炙手可热。

在医信邦以往的文章中(盘点年17个医疗AI创业项目:人工智能势头正足,倒逼医疗信息化建设),我们提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主要作用于九大版块,此次也在参展的企业中得到验证:今年完成3亿C轮融资的推想,致力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提供智能影像分析系统;科大讯飞则着力于语音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智能影像辅助诊断、辅助诊疗系统三大业务;云知声坐拥业界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语音解决方案的物联网AI芯片,提供医疗垂直领域录入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百洋智能科技打造的“四智工程”:智能医生、医院、智慧药房、智能科研惊艳亮相,吸引众多医疗信息化管理者、践行者、专家学者和企业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CHITEC,看医疗信息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