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中国整形与重建
TUhjnbcbe - 2021/3/2 23:54:00

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华夏大地,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员干部、志愿者等纷纷走上“抗疫”前线,筑就一道阻击疫情的屏障,他们是这一时期最美的“风景线”。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在年积极开展“抗疫”宣传及学术出版工作。在广大作者、医生同仁的协助下,杂志社不断突破、不断成长,顺利完成年初预定计划,学术质量再创新高;承办多场线上、线下学术活动,促进学科交流,让更多行业内人士认同《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的学术身份。

在此汇报过去一年的成绩,认真总结过去方能着眼于未来。

回顾

一、《中国医疗美容》数据分析

总数据

截止到年第12期,本刊共发表文章篇;总被下载次数次;总被引用频次次,影响因子1.22。

年数据

年载文篇,较年增加14篇,平均每期33篇文章;年被下载次数为次,较年增加次;年被引用频次次,较年增加99次。非公立美容医疗机构共发表69篇文章。

二、《中国医疗美容》研究方向

纵观年的12期文章,美容外科22%,共86篇(年占比26%,共97篇);整形修复13%,共50篇(年占比16%,共60篇);皮肤美容25%,共99篇(年占比22%,共82篇);口腔美容10%,共34篇(年占比14%,共55篇);中医美容2%,共8篇(年占比3%,共10篇);医疗美容护理17%,共67篇(年占比11%,共42篇);基础研究1%,共3篇(年占比2%,共7篇);综述9%,共33篇(年占比6%,共24篇);共识1%,共3篇。

美容外科:眼鼻整形仍旧是主流研究方向,面部年轻化趋向联合诊疗趋势。

整形修复:总体文章总量有所减少,烧伤后瘢痕、面部创伤为整形修复的重点。

皮肤美容:进一步探索光电技术、微针、药品、敷贴、中医药方法等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各类皮肤美容问题;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将推动皮肤美容领域临床治疗的效果,使之更显著,更加符合求美者的心理预期。

口腔美容:口腔论文占比下降,年刊登的口腔论文要求有明确的美学意义。口腔修复、正畸、种植是口腔美容的主阵地。牙周软组织技术的报告较少。

三、《中国医疗美容》特约来稿

自年7期开始,《中国医疗美容》开始系统化约稿。目前已完成、、、等方向特约来稿的发表工作。

《*褐斑的治疗挑战及循证治疗方法》

丛林

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祝祯1,李小丹1*,谢君2*

1.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2.医院

《光声电技术在嫩肤除皱领域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卢祥婷,李雪莉*

医院

《微针的作用机制及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进展》

陈阳美,邵馨怡,张玉洁,蒲以欢,*晴,张灵曌,陈佳怡,陈瑾*

重庆医院

《微针疗法在皮肤美容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及方法》

李沛徽,麦跃

医院

《微针种植在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体会》

王勇,李兴东

医院

《激光技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思考》

蔡宏

北京空*特色学中心皮肤激光医学中心

《鲜红斑痣的激光治疗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婵婵,宋继权*,吴剑波*,谢君,王月莹

医院皮肤科

《激光在女性型脱发中的应用进展与疗效评价》

王月莹,李婵婵,宋继权*,谢君*

医院皮肤科

四、《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CJPRS)期刊建设

年,《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CJPRS)的出版工作。

年9月26日第一届《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CJPRS)编委会成立大会兼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确立了主编李青峰教授、执行主编林晓曦教授牵头、编辑部钟斌主任以及21名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编委、19名国外及港澳台的编委组成的编委会。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CJPRS)已经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超星、中信所开放平台等国内出版机构合作;未来将与全球最大的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开展国际出版合作。

五、自媒体建设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医疗美容杂志社中国整形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