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互联网医疗行业相关信息综述
TUhjnbcbe - 2021/1/14 3:07:00

一、互联网医疗概述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卫生部积极引导和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

(一)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分析

互联网医疗上游:涉及硬件,医院或是其他地区实现远程互联的设备,如支持视频、语音等功能的高清显示仪、话筒、高清摄像头等;涉及各类软件,包括HIS、电子病历、转诊平台等;涉及各项支撑远程医疗的技术,如正在加快普及的5G通信网络,可以提高远程医疗水平。

互联网医疗中游:由于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大部分高质量的医疗主要资源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医院的医疗设备更为先进、齐全,而互联网医疗可以缓解医疗卫生条件及资源水平较低的地区“看病难”或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问题。

互联网医疗下游:主要应用场景为边远地区或是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缺少的小城市、小县城,包括农村、偏远山区、高原地区等。此外,远程医疗同时也适用于野外、海上等场景。

(二)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年以来,互联网医疗行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策端利好频出,国内互联网医疗初创企业得到资本热捧。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初创企业大量涌现并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年8月春雨医生完成中金资本、淡马锡等3.1亿元C轮融资;年9月丁香园完成4.34亿元C轮融资,引入腾讯作为战略股东。二级市场上,上市公司也在抓紧布局,如福瑞股份收购恩普医疗助力慢病管理,阿里巴巴并购中信21世纪发力医药电商,三诺生物增资糖护科技涉足移动医疗的糖尿病慢病管理。

年以来,互联网医疗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易观数据显示,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已初具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速30.6%。年有望实现60%以上同比增速,达到约亿元。医院也在加速建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援引健康界数据,医院55家;截至年11月,医院为家。

当前互联网医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从基础设施角度:从基础软硬件到医疗云,从上层应用角度:医院、患者、医生、医药、支付等领域都有企业布局。医院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有东软集团、卫宁健康、思创医惠、万达信息等;在线问诊类有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微医;医药O2O京东医药;医生社区丁香园等。

二、市场分析

据新华网消息,经过年以来近十年的探索,医改已经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和适应健康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未来医改将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层面,向支撑健康产业发展、营造公众健康生活方式延伸。

(一)*策趋于完善助推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探索将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突破了国家互联网医疗的现行*策规定。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尽管该方案由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部委印发,并不是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保相关主管部委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这对于互联网医疗监管、互联网诊疗项目医保支付的监管*策都带来了一定不确定性,但方案中提出或将选择全国六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相较于此前严禁互联网首诊本次*策的松动仍然意义重大。上海、四川、广东、江苏等多地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结算体系以覆盖常见病、慢性病的线上复诊购药。从*策角度来说,配套*策逐渐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二)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环境。

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经济稳定增长,为我国远程医疗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新冠疫情引爆互联网医疗。

面对今年的新冠疫情,为切断传播途径,全国范围内采取隔离措施并延长年春节假期。医院有较大感染风险,对于有急迫诊疗需求的民众,线上诊疗是可行之路。根据中伦律师事务所的整理,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医院开通网上?发热门诊,丁香园、微医、阿里健康、1药网等网络平台也在第一时间开设了发热病人在线医疗通道。

相应的,疫情期间线上医疗到更大范围普及。根据网经社援引个推大数据的消息,今年春节医药类APP新增用户与年春节相比,行业平均水平是同比增加29%,其中阿里健康、丁香医生和药网同比增加67%、46%和30%。从日活(日活跃用户数量)来看,医药类APP行业平均同比增24%,其中丁香医生同比增加了%。从具体数据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春节期间(1月24日-2月10日),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日活跃用户数量)每天都在万人以上,最高峰达.2万,较年同比增长31%。阿里健康表示截至2月10日,其问诊页面累计访问用户万,累计在线问诊量超过万人次。微医表示截至2月25日,平台访问量超过1.16亿,名医生在线接诊,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71万人次。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增长10倍。

三、互联网医疗相关*策(疫情期间连续发布多份指导文件)

时间

法规名称

相关内容

.4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明确指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包括七大面。为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快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实现医疗保障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联通共享,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推进“一站式”结算;继续扩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大力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等。

.9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分为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活动、医院三类。总体看,医疗领域应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涉及诊断、治疗的医疗核心业务;另一类以健康咨询、信息服务为主,不涉及医疗核心业务,属于医疗服务的辅助、支持范畴。

.9

《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策的指导意见》

“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线下支付范围内项目价格相同,进行统一管理,在医保支付*策上,线上线下项目*策平等。

.2.3

《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借助“互联网+”开展对新冠肺炎的网上义务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等服务,拓展线上医疗服务空间,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缓解线下门诊压力。

.2.6

《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

再度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科学组织互联

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切实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的实时监管工作。

.3.2

《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

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4.14

《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

摘编:投融资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互联网医疗行业相关信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