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IA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纳入名年龄≥18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这些患者在过去12个月内LVEF<45%,NYHAII-IV级,在过去30天内存在利尿钠肽水平升高,并且在过去6个月内曾经住院或在过去3个月内需要接受静脉利尿剂治疗。
纳入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指南推荐的心衰治疗基础上,一组口服维力西胍治疗,目标剂量是10mgqd,一组口服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首次心衰住院,总心衰住院,全因死亡和首次心衰住院的复合终点,以及全因死亡。安全性终点是症状性低血压和晕厥。每16周进行一次评估,平均随访时间为10.8个月。在随访期内,维力西胍组与安慰剂组分别有(35.5%)和(38.5%)名患者观察到主要终点事件,HR为0.90(95%CI,0.82-0.98;P=0.02)(图A),心血管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6,4%和17.5%,HR为0.93(95%CI,0.81-1.06)(图B),两组心衰住院人数分别为人和人,HR为0.90(95%CI,0.81-1.0;P=0.02)(图C),全因死亡以及因心衰住院的人数分别为人和人,HR为0.90(95%CI,0.83-0.98;P=0.02)(图D)。此外,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9.1%和7.9%(P=0.12),晕厥的发生率分别为4.0%和3.5%(P=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NT-proBNP水平很高(>pg/ml)的患者中维力西胍的使用可能对心衰预后产生负面影响(HR1.16;95%CI,0.99-1.35)。ARNI类药物使用不影响维力西胍的心衰获益(HR0.88,95%CI,0.70-1.11)。
VICTORIA研究表明,在高风险心衰人群中,维利西胍治疗可使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发生率更低。
评论:对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来看,维力西胍的主要获益可能来源于减少心衰住院。患者基线利尿钠肽水平对维力西胍效果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推测基线利尿钠肽水平很高的患者可能存在年龄更高、肾功能更差等临床特点,从而影响了维力西胍的使用效果。
文献来源:ArmstrongPW,PieskeB,AnstromKJ,etal.Vericiguat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ndReducedEjectionFraction.NEnglJMed.;(20):-
策划英忠
审阅复泽
指导所苏
监制庆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