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TF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投资工具。从产品类型上看,有用来抓取行业主题投资机会的行业ETF,也有跟踪沪深、上证5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的指数型ETF,有投资欧、美、日、港的QDII型ETF,也有应用价值、成长、红利、低波等风格因子的风格类ETF对应。据统计,个人投资者偏好行业ETF,而机构投资者偏好宽基指数类ETF。
那么,市场上有哪些行业主题ETF?哪些受到资金的偏好?临近年底,从ETF行业规模、基准、估值、资金流向等角度,来总结下市场上各类的行业ETF,以备来年之需。
当前,行业类ETF规模主要集中在TMT、非银、*金、*工、医药等行业ETF。各行业ETF规模自年以来均呈现迅猛增长。
行业ETF方面,围绕科技主线的ETF数量和规模最多,比如TMT类ETF,医药、*工、新能源车ETF持仓的许多个股都属于科技成长的范畴,近年来随着财富管理转型成为市场共识,证券行业一直在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推动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内许多证券公司的科技属性越来越强。围绕科技主线的投资将是未来投资的重要主线。
规模NO.1:TMT类ETF不论是基金数量还是规模方面,占比最大的是TMT类ETF。TMT类ETF重仓的行业一般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医药等子行业。今年以来TMT类ETF总体“收成”不错,但大多数ETF获得收益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发生了1次比较大的系统性的回撤,上半年因为疫情冲击,下半年因为涨幅过高累积高估值叠加美国对中国高科技行业技术封锁。这个行业的ETF呈现高波动性,能够做好波段择时收益固然会不错,但这非常不容易。对投资者而言,更好的方式是定投,通过定投可以降低高波动性对心理的冲击,又可分享此类ETF的长期投资价值。高估值是许多投资者投资TMT类资产的“担忧”,那么TMT类ETF目前的估值情况如何?市场上TMT类ETF大多跟踪某一基准指数,比如跟踪半导体芯片指数、科技指数、人工智能指数、5G、电子等主题指数的ETF。应该说种类比较丰富。
下半年,市场发生了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TMT类ETF调整基本从7月中旬开始,如果从跟踪指数来看,基准指数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估值收缩。比如,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CNI),当前估值水平位于近三年7.50%分位数,位于今年以来10.53%的估值分位数,当前估值水平已经较今年7月14日收缩了近40%。
从ETF价格来看,跟踪科技、电子、半导体的ETF回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其他ETF仍在回撤中。
从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看,自今年7月中旬以来的价格调整,并没有影响资金的净流入,观察的27只TMT类ETF,自7月14日以来,累计净流入82.22元。
资金的逆势稳定流入和估值的收缩,以及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投资者可保持对此板块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