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国家卫健委通知基层医疗机构开处方,要求变
TUhjnbcbe - 2025/4/25 22:16:00

很多人以为疾病只是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了问题,小到吃几天药,医院做个手术,短期就能治愈。然而,行医多年的村医应该清楚,有不少人饱受着慢性病的痛苦,这类病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可以说患者长期与疾病保持着共存的状态。

虽然病情不急,但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保持身体状态的稳定,因为一旦防治不及,慢性病也会恶化到危及生命的程度。

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不少慢性病患者青睐于去村卫生室看病,不仅仅是因为离家近,而且村医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熟悉,能够根据病情变化重开处方,因此更加放心。

8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了《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针对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的需求,提出了鼓励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长期处方。然而,在长期处方的首次开具方面要求更高,村医或将受限。

首次开方有新规,村医受限!?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曾披露,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不断扩大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持续增加。根据最新数据,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因此,在慢性病处方的开具上,安全是第一位的。

那么,合格的开方医师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文件解释,《规范》特别强调了首次长期处方的开具应当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中级职称医师,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职称医师开具。

简而言之,慢性病长期处方首次开具,必须要中级职称才行。

《规范》在附则中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和诊所等。在这些基层医疗机构中,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师比例本就不高,而且集中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卫生院中,相比之下,拥有中级职称的村医就更少了。

因此,这意味着长期处方开具的一大变化:未来大部分村医不再有单独为患者开具慢性病长期处方的开具权,必须求助于更高职称的医生。

村医想开长期处方?有办法!

职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名医生的能力和水平,但对于村医来说,他们更注重实操技能,常常忽视了理论与学术,同时身处基层,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和渠道去进行职称方面的上升。

那么,没有职称的村医是不是就不能开长期处方了?答案是否定的。村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具长期处方:

1、沿用中级职称医师开具的处方

这种情况属于长期处方的再次开具,对村医是没有限制的。长期处方首次开具的要求很高,要对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方案、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这就保证了处方的科学有效,因此,患者去符合条件的医生那里开过的药方,村医是可以直接沿用的。

2、通过远程会诊、互联网复诊、医院会诊等途径在医联体内具备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开具长期处方

一般来说,县、区、医院都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距离村卫生室还是比较远的,如果村医不能开方,辗转看病是较麻烦的。但互联网的发达为村医和村民都提供了便利,通过互联网远程会诊,有条件的医师可以为村医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村医开具处方。

3、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开具处方

除了为慢性病者开具长期处方,家庭签约医生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评估该药方能否继续使用。

4、边远地区或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适当放宽要求

《规范》并非一刀切,而是鼓励地方部门因地制宜进行规定,村医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卫健委通知基层医疗机构开处方,要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