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给老百姓的福利也越来越多了,农村医疗保险就是一个真正使农民受益的社会保障措施。由于农民普遍收入较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就采用这种方式让农民参保从而获得补贴和报销。
虽然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后,多种疾病、慢性病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报销,但今年开始农村医疗保险又迎来了新变化。农民们也要及时地了解国家政策,清楚各项政策带来的好处或负担,从而对农村医疗保险的缴纳作出合适的选择。
一、整治二次缴费问题
1、农民经常吃亏
在医疗保险的缴纳中也分为城镇和农村的保险,很多农民本应该缴纳农村医疗保险,却因为进城打工等种种原因再次缴纳了城镇医疗保险。虽然缴了两份钱,但如果出现大病报销的情况,还是只能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报销。因此,无论是缴纳一份还是两份,得到的保险待遇都是一样的。
这就使农民们吃了大亏,农民收入本来就低,再多缴纳一份医疗保险更是“雪上加霜”。大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民都是没有文化知识的,不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很容易稀里糊涂地办错事。因此,国家及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整治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如果农民不清楚就要有专业人士清楚从而阻止农民多交钱。
2、要保证农民利益
今年农村医疗保险有了新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要整治这种二次缴费问题的出现。如果农民进城打工,完全可以缴纳城镇医疗保险,享受城镇医疗保险的待遇和报销比例。这个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也为农民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二、缴费金额上涨
1、医疗保险费用上调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还有人们收入的提高,农村医疗保险需要缴纳的费用也在发生变化。虽然缴纳金额隔几年就会调整一次,但基本上都是上涨而不会下降。这也就表示医疗保险的缴纳标准提高了,农民每年需要交的钱会更多。
2、对农民有好处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落实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农民收入还是十分有限。即使生活质量提高了,每年多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农民的负担。在很多人看来,医疗保险费用上涨是一件坏事,并不是好的变化。
但实际上这对农民是有好处的,因为缴纳的费用都会以补贴、报销等形式返还到农民手中,甚至农民受益会更多。这些费用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存在打水漂的现象,上涨得越多农民受益就越多。因此,这个变化对农民来说还算是个好消息。
三、农民该怎样做?
1、对医疗保险多加了解
医疗保险分为城镇和农村两种,由于城乡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了两种医疗保险的待遇和缴纳费用大有不同。城镇的医疗水平较为发达,医保包含了很多方面的保障,报销比例也会更高。而农村的保障相对单一,报销比例较小。在缴纳费用上,城镇医疗保险也明显要比农村缴纳的高得多。
2、谨慎选择
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来说,缴纳农村医疗保险是毫无疑问的,既可以有所保障又能省时省力。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就需要谨慎考虑了,要结合自身情况和收入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险。最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只用缴纳一份的钱,千万不要多交。
总结:
农村医疗保险的实施对农民来说可真是个福音,不仅解决了看病问题,也给很多农民一个保障。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以后的医疗保险体系也会更加完善。
面对日益优化的医疗保险制度,农民们要做的就是多了解国家政策和医疗保险内容,以免自己吃亏。只有把政策了解清楚,才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保险,从而使缴纳的钱最大化利用。今年迎来的两个大变化就是一个提醒,使农民们作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