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里的智慧经解码浙江省公立医院
TUhjnbcbe - 2025/3/10 20:24:00
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

前言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医院正在通过数字化的理念、方法及手段,从“信息化”转向“智慧化”,并迈向高质量发展。近日,医院协会,深入省市县多家医院调研,解码浙江省医院数字化改革的创新实践和阶段性成果。

7分30秒,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有何意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闭环脑机接口神经刺激器首例植入手术成功有多么重要?……

这些问题都与“数字化改革”紧密相关。

年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元年,在数字赋能下,浙江省重点打造“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发展体系,形成医疗健康数字服务“生态雨林”,包括全面推进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三位一体”医院建设,破解生命健康领域诸多现实难题。

高效率

智慧服务再造新流程

12月5日9时28分43秒,湖州市急救中心调度指挥室接到一起急救电话,患者疑似“急性脑卒中”。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派车、出发、到达,9时29分40秒、9时31分47秒、9时36分13秒,急救医驾人员争分夺秒,前后共计7分30秒。

院前急救就是争分夺秒的过程。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到年末,城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争取到达11分钟,而这次急救缩短了3分30秒。这就是“浙里急救”(浙江省急救云调度系统)的魅力。

“浙里急救”系统。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供图

“‘浙里急救’创新急诊急救的服务模式,重塑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流程,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有效提升了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浙江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一级主任科员陈翔举例:调度员在接电话时,可以同步急救信息到急救医驾人员手机,提高出车效率;出车路上,“患者-救护车”开启双向定位功能,做到精准到达;急救车上的5G技术可以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体征,医院提前做好抢救准备,上车即入院提升了急救效率……

截至目前,浙江省所有急救中心数据已经实现互联互通。医院26楼的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大屏上,可以实时监测急救车辆、急救中心、AED分布、志愿者等各种信息,实现省域急救综合指挥调度一张网。12月22日,浙江省发改委公布数字化改革第二批(30个)“最佳应用”名单,“浙里急救”榜上有名。

今后,“浙里急救”将持续优化升级,完善相应数据。

与“浙里急救”的院前医疗服务场景有所不同,“中医药就诊智能化”是针对入院后诊中、诊后医疗服务不断升级的成果,医院从“信息化”迈入“智慧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医院中药就诊配药流程智能化。医院供图

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伟介绍,在医院进行中医药就诊的患者需要按照“挂号-就诊-草药配送登记-缴费-取药”五个步骤进行,过去需要跑四个地方、进行四次排队,还不一定能在同一天完成取药(中药候药时间较长)。年11月5日起,医院率先全国启用“中药代煎免费配送”,患者虽然还需要跑四个地方、进行四次排队,但取药环节简化缩短了在院时间。

这只医院通过信息技术升级服务的第一步。近几年,医院调动所有部门开展服务升级探讨,在数字赋能下,整合信息、医务、门办等多方资源和力量,推进中医药就诊智能化,开展中药邮寄智慧化升级。如今,同样五个步骤只需排一次队,登记、结算、都可在手机端自助完成或在诊间一次解决,大大减少在院等候的时间。

“中药就诊配药流程再造后,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对药品质量、配送时效等方面的监督和优化。”王伟说。医院建设“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服务以患者体验为中心,再造全新流程,让医院变得便捷、高效、人性化。

高水平

解锁新场景智慧医疗

回溯一个多月前,浙江省发改委公布数字化改革第一批(25个)“最佳应用”名单,其中卫生健康领域有两个创新应用,“浙医互认”是其中之一,并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里的智慧经解码浙江省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