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创板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海泰新光,公司主要从事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医用内窥镜器械产品应用于硬镜系统,包括荧光和白光内窥镜器械,其中以荧光内窥镜器械为主,其广泛应用于肝胆、胃肠等腹腔内窥镜手术;同时,公司以光学技术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光学与下游细分行业产品技术的融合与拓展,目前公司的光学产品主要包括医用光学产品、工业及激光光学产品和生物识别产品。
我国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产品的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虽技术开展时间相对较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已逐渐从最初的完全依赖进口、模仿改制向学习创新、深度合作方向发展。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化进程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内窥镜行业在我国尚属于新兴行业。
根据FROSTSULLIVAN分析报告,至年,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销售额由亿元增长至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均达到18.23%。未来5年,内窥镜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9.25%的高速增长,预计将于年达到亿元。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用内窥镜生产企业已经具备低端医用内窥镜产品生产与研发能力,部分大型企业在中端医用内窥镜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少数企业在部分医用内窥镜细分领域的高端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数据,在硬式内窥镜类设备领域,年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其中,德国卡尔史托斯、日本奥林巴斯和美国史赛克分别占据我国47%、23%和13%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不超过10%,存在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在国外市场,基于公司在荧光内窥镜领域突出的技术实力及产品性能,公司核心产品荧光内窥镜系列被国际主流医疗器械品牌美国史赛克所采用,应用于其在全球推出的首款高清荧光腹腔镜(“荧光+白光”两用腹腔镜)整机系统,成为该设备中核心部件的唯一设计及生产供应商,包括高清荧光内窥镜、高清荧光摄像适配镜头和荧光光源模组。公司已与史赛克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客户粘性较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荧光内窥镜市场中的占比将随着史赛克荧光内窥镜销售规模的提高和荧光对传统白光内窥镜替代效应的增强而进一步扩大。
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出口总额为8,.46万美元,其中发行人及其子公司主要产品腹腔镜的出口金额为.95万美元,占全国内窥镜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为11.34%,排名第一,实现了出口创汇。由此可见,公司产品在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已具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在国内市场,目前在硬式内窥镜类设备领域,日本奥林巴斯、德国卡尔史托斯及美国史赛克等外资品牌凭借成熟技术和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在我国较早得到消费者认可,占据国内约90%的市场份额。小部分市场份额则由国内内窥镜生产企业中规模较大的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等公司占据。其中,开立医疗的医用内窥镜产品以电子内窥镜为主,天松医疗主要生产销售外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妇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等,沈阳沈大以硬性内窥镜及配套产品为主。
受限于荧光核心光学技术水平较高及中国市场产品推广时间较晚等因素,目前我国荧光硬镜市场参与者较少,荧光内窥镜技术尚未得到大规模普及。年,Novadaq(史赛克旗下)和欧谱曼迪分别以5,万元人民币和5,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占据我国51.4%和48.6%的市场份额。除已上市产品的公司外,卡尔史托斯、北京精准医疗、深圳迈瑞医疗等多家企业也致力于国内荧光硬镜产品的开发,积极布局荧光市场。综合来看,荧光内窥镜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公司在该领域具有较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在白光内窥镜技术方面,年1月8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的白光腹腔内窥镜(型号)取得我国NMPA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可与高清白光摄像适配器、白光光源模组进行配套在国内市场销售。多家国内内窥镜整机系统制造厂商经过样品测试、实地考察、小规模采购等产品验证过程,已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实现的白光内窥镜器械产品收入分别为.81万元、.03万元、.43万元和.84万元,内销业务收入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受限于国内整机系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较小,作为核心部件供应商,公司产品的国内总体销售规模仍较小。同时,公司已取得多家白光内窥镜器械产品国内主要客户出具的说明,证明公司销售的白光内窥镜器械产品具备市场竞争优势,在其采购的同类产品中可形成对部分进口品牌的替代,如SchottLED光源模组、Schoelly雪力腹腔镜等。
一、国内医用成像器械行业的领先企业
海泰新光成立于年;年建立光学镀膜生产线;年建立光学冷加工生产线,着重于微投影显示光学器件生产;年建立光学滤光片生产线;年建立高能激光光学器件生产线;年建立医疗手术LED光源模组生产线,业务从光学器件拓展到模组集成;年建立CCD/CMOS成像镜头组装生产线;年腹腔镜通过美国FDA生产现场审核,掌纹仪通过国家公共安全审核,生产能力拓展到整机产品集成;年腹腔镜完成食药局注册,开拓生物识别业务;年创业板上市。
二、业务分析
-年,营业收入由1.39亿元增长至2.53亿元,复合增长率22.10%,19年同比增长25.87%,Q3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至1.9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33亿元增长至0.72亿元,复合增长率29.70%,19年同比增长30.91%,Q3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至0.7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0.33亿元增长至0.68亿元,复合增长率27.25%,19年同比增长25.93%,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至0.6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由0.37亿元增长至0.84亿元,复合增长率31.43%,19年同比增长75.00%,Q3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至0.69亿元。
分产品来看,年医用内窥镜器械实现营收1.85亿元,占比73.45%,其中高清荧光内窥镜器械实现营收1.50亿元,占比59.41%,高清白光内窥镜器械实现营收.82万元,占比9.35%;内窥镜器械维修实现营收.25万元,占比4.69%;光学产品实现营收0.67亿元,占比26.55%,医用光学产品实现营收.96万元,占比9.96%;工业级激光光学产品实现营收.24万元,占比8.69%,生物识别产品实现营收0.84万元,占比7.90%。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2.09亿元,占比82.63%,其中第一大客户史赛克实现营收1.53亿元,占比60.43%
三、核心指标
-年,毛利率17年提高至高点59.03%,18年回落至57.81%,19年提高至58.37%;期间费用率由28.73%下降至13.38%,之中销售费用率由2.15%上涨至18年高点2.77%,19年下降至2.6%,管理费用率由24.74%下降妹纸10.78%,财务费用率17年上涨至高点,而后下降至0%;利润率由23.49%提高至28.72%,加权ROE17年提高至高点30.75%,18年下降至低点26.57%,19年提高至31.27%。
四、杜邦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由图和数据可知,17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18-19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主要是由于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共振同向变动。
五、研发支出
-H1公司注重持续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1,.70万元、2,.88万元、2,.80万元及1,.0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0%、11.10%、11.29%和8.97%。
看点:
未来,公司将坚持市场主导、研发先行的战略,继续推行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元器件垂直整合的经营模式,巩固医用内窥镜器械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丰富和完善医用成像器械的产品线;以临床需求为根本,通过持续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拓展复合型医用成像器械产品和应用,为临床医疗提供先进的手术和诊断方案,并不断提升公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成为医用成像器械领域世界领先的高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