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有个问题你可能也想到过,
医疗废弃物都管牢了吗?
尤其是社区卫生医院,
病毒又不管分级诊疗,
大医院严防死守,
小医院会不会在这里出纰漏?
小布还真去打听了一下这个事,竟然发现,浦东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早在年7月,就用物联网技术把医疗废弃物(医疗垃圾)管得“一克”也不差,原来他们抄的是“张爸”医院的作业,而且完全拷贝不走样!
这是一套“学霸高分”作业,没有之二。“作业”的精髓就是:
1.每袋医疗垃圾都要用RFID扎带密封,这根扎带内藏芯片。
2.扎带绑好后就称重,重量实时录入后台;即刻,这袋医疗垃圾就开始了数字化旅程,后台随时跟踪其轨迹,稍微“不规矩”就立刻报警。
作为感染科“学霸”,医院早在一年半前就开始做这套“作业”了。
目前,“抄作业”的浦东“学生”有两个,医院,有两个病区在试点;另一个就是合庆卫生服务中心,整建制试点,“全盘照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合庆的这套“作业”显得特别有先进性,来“查作业”的环卫、卫监等部门都感觉新鲜:“这可真是个好办法,以后跟我们的后台联网,都不用来实地‘查作业’了。“
来看看合庆的“作业”
这是检验科窗口的公共区域,
患者抽血后的废弃棉球应该扔进黄桶里。
(小布提醒,不要再把生活垃圾扔进去啦!)
收运垃圾的阿姨带着智能手持终端
来到检验科,
确认垃圾是“谁”的,
启动流程。
扫描成功了,将垃圾分类,
才能启动蓝牙秤。
垃圾装袋,打包。
这个蓝色的是RFID扎带,
密封垃圾的同时
就开始了物联网连接。
蓝牙秤与手持智能终端互联,
重量实时录入并进入后台。
同时产生唯一的标签。
这个标签被贴在刚才打包的垃圾上,
成为可追溯的身份标签。
所有的医疗废物
都会按照规定路径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
每天会有专业人员来运走,
绝不过夜。
小布为2月29日的
“作业”拍了个照
用严谨的专业语言来说就是:智能终端实时上报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产生时间、转移时间及处置去向等信息,一个个装有医疗废物的黄色转运箱,经过消毒液喷洒消毒后,整齐有序地存放在医疗废物暂存处。随后,医废回收处置公司安排专车专人收集和运输,严格按标准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花迎雪告诉小布,物联网管理医疗垃圾有三大好处:
1.及时发现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弃物的情况。如果哪个点的医疗垃圾异常增多,很大的可能是混入了其他垃圾;
2.垃圾在收运的时候就进行了分类,假如感染类垃圾持续增多,就提示感染类疾病风险上升;
3.每一袋医废都可以通过RFID芯片进行追溯,并在医疗机构出现管理隐患的时候,第一时间自动报警。
小布了解到,下一步,
医院还会在医疗废物暂存处等
关键点位安装视频系统,
实现与管理部门平台联网
和对医废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的
全过程可视化管理。
编辑:赵婧
邮箱:pdxinwen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