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疗领域机器人发展杂谈
TUhjnbcbe - 2025/1/15 20:24:00
急性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90918/7727689_0.shtml

随着AI,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器人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医疗领域也出现了很多的机器人应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类:

1.代替人进行重复劳动;这一领域的机器人发展最早,普及程度最高,可代替人工完成一些繁杂、高重复性或高危险性的工作。如IVD领域的检测设备,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完成自动化的测试,配置试剂、加样本、搅拌反应液、检测、审核和打印报告等。新冠疫情期间,医院和公共场所到处游走的消毒机器人,代替的人工完成繁重的消毒工作。医院静配中心配置的静脉配药机器人,可代替护士完成注射用药的配置,降低人工的工作强度,配药效率和精度都高于人工,对部分具有放射性的肿瘤药物采用配药机器人,可以保护操作者免受辐射。查房机器人,送药机器人,清洗消毒机器人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机器人。

2.决策性机器人;这一领域的机器人发展较晚,开发难度大,普及率也不高,可代替人工完成决策和精准执行的工作,如达芬奇手上机器人,骨科机器人等。此类机器人开发难度极大,类似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除了常规的图像识别,决策算法,功能动作外还需要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更前沿的技术的开发,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做出适合多变量环境的决策。

3.沟通陪伴机器人。这一领域的机器人是近几年新兴起并蓬勃发展的行业。在中国人口加剧老龄化、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的环境下,陪伴机器人成为了老年人养老和日常生活的好伴侣。陪伴机器人集娱乐、医疗、通信于一体,相对前两类机器人侧重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而言,此类机器人更侧重研究人,研究人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具备人工智能属性的机器人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民生产业的医疗机器人更是受到资本的追捧,快速发展。医院、公共场所,以及日常家庭中都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当前阶段替代人工劳动的第一类机器人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已基本覆盖了主要的应用场景,后期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更高效,更精准,更人性化和低成本的迭代和升级,以及一些特殊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开发。决策性机器人当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国外,国内的发展更为缓慢,主要原因为其研发投入和风险巨大,让一般的企业望而却步,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有些一些企业开始涉足此领域,相信在未来此类机器人也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第三类沟通陪伴机器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和野蛮生长的领域,短期内涌入了很多的玩家,此类机器人更类似于消费电子产品,后期肯定会经历一次洗牌,并成长出优质的企业。

未来已来,对于机器人的普及,不管人类是悲观还是乐观,都无法改变机器人全面参与我们生活的现状和趋势。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冬奥会,应用了很多的黑科技,其中机器人就是很重要的一项,核酸检测、餐饮、场馆安保都有很多机器人的身影,外界评价这就是一场现实版的机器总动员。在未来,机器人产业也将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如前文所说,中国目前的医疗机器人水平还停留在基础应用层面,对高端的辅助决策和精准执行的机器人还很欠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和资本能进入高端医疗机器人领域,实现国内高端医疗机器人的突破,真正实现科技强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疗领域机器人发展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