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把握能源IT元宇
TUhjnbcbe - 2024/10/4 16:33:00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国银河证券,吴砚靖、邹文倩、李璐昕)

一、行业基本面及行情回顾

(一)全年涨跌幅在各行业中靠后,估值目前排名靠前

年初至今,上半年计算机指数跑输沪深和创业板。下半年跑赢沪深,但跑输创业板。过去一年,区间内计算机行业在行业中排名靠后;估值方面,计算机行业估值在各行业中排名靠前;区间内计算机行业PE-TTM排名第四,PS排名第五,市现率排名居中。

(二)沪深股通持仓行业占比较小,持仓倾向于成长性好

截至12月17日,沪深股通持仓计算机行业市值占行业总流通市值比例为4.83%;持股市值排名第一的为恒生电子,持股市值.96亿元,第十的为德赛西威,持股市值为24.59亿元;持股公司估值排名第一的为中科金财,第十的为汉得信息;涨跌幅第一的为联络互动(.06%),第十的为数码视讯(98.93%)。

(三)细分子板块表现

计算机行业子板块中,整体营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八成板块营收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0%,自主可控板块增长30%。净利润增长方面,自主可控、云计算、医疗IT、工业IT、大数据板块同比增长为正。随着市场景气度提升以及规模效应的产生,预计明年行业内各板块盈利将逐渐增加。

研发支出占比:相比去年同期,行业整体研发支出均有上升,信息安全板块研发支出比例超过20%,远高于同期其他板块。高研发支出为未来企业营收增长带来强劲动力。

商誉:相比去年同期,计算机行业的商誉占比有所减小,子板块平均商誉占比降低18.86%,信息安全和医疗IT降幅均超过30%,大数据、传媒IT等板块的商誉占比超过20%。

二、主线一:“双碳”背景下,寻找能源互联网的增量

(一)能源互联网的生态架构与关键变化

能源互联网是将系统性思维和数字化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融合的新型生态化能源系统,目标以可再生能源优先,以电力为基础,通过多能协同、供需协同找到“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平衡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双碳目标现阶段发展的核心形态。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整合各类型能源资源,到碳中和阶段,新型电力系统将逐渐发展为更加柔性、更加开放、高度智能的能源互联网系统,并形成新的慧能源的商业模式和生态。

能源系统演化发展趋势中的关键变化:能源系统的结构将转变为集中式与分布式相协调。分布式结构在能源互联网的演变趋势中将产生巨大的增量发展空间。“能源不可能三角”面临的挑战主要是解决能源“清洁、可靠、经济”三者之间的矛盾,由于大量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加加大了供需波动,能源的可靠性要求用户侧深度参与系统的平衡,而经济性要求电力交易主导调度体系。这意味着,传统能源系统和主体间是自上而下集中式决策的资源配置模式,而新能源系统需要构建区域性的分布式自平衡体,在先达到自我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与源网荷储的智能互动。具体而言,自平衡体(微网)首先通过“能源就近利用”实现分布式自我平衡,然后通过“能源自远方来”实现不能量交换。能源主体由单一能源的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者,向集多种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为一身的平衡体转变。

能源互联网的演变路径可看成三步:

1、基础设施加快部署,并形成经济规模,包括分布式发电、数字电网、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目前中国处于这一阶段的初期;

2、在第一阶段形成经济规模后,在配电技术上以“削峰填谷”为内核的时间调度模式和“就地平衡与跨区平衡相结合”为内核的空间调度模式都将逐渐发展成熟;此时,售电和配电市场将进行平台化竞争,平台化能源供给、能源交易与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也将逐步出现;

3、分布式能源在骨干网络上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基于平台的海量数据呈指数上升,其中蕴含生产运营和用户消费信息,数据成为能源互联网中各利益相关方的重要资产。平台化运将逐渐发展成熟,新的智慧能源商业模式及运营场景将不断产生。

(二)能源系统分布式结构中的三个关键增量环节:储能、微网和虚拟电厂

能源系统分布式结构中,储能及储能系统是核心,储能云网作为连接储能系统的平台将在多领域发挥作用;储能系统是微网的组成单元之一,微网是分布式结构不可或缺的部分,“储能云网+微网”实现区域内功率和电力的平衡;虚拟电厂是储能云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强调数据分析和运营,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微网可以看作是其职能单元。

2.1、储能系统及储能云网

储能行业产业链长、应用场景广。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迅速扩张,而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相比,新能源发电单机容量小、数量多、布局分散,具有显著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特点。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并网,电力电量平衡、安全稳定控制等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可运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调度等多个环节,有助于稳定电网,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储能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其中原材料包括正负极材料、隔膜、结构件和电解液等,零部件包括IGBT元器件、PMIC电源芯片、无源器件、半导体零部件等;中游主要是储能系统集成与运维,包括电池、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下游涵盖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的应用场景,且应用场景逐渐多元,随着政策进一步扶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储能的充放电控制主要由储能系统负责。目前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单元和监控与调度管理单元组成:储能单元包含储能电池组(BA)、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等;监控与调度管理单元包括中央控制系统(MGCC)、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其中,能量管理系统是储能系统的神经控制系统,具有运行优化、负荷预测、发电预测、微源调度等功能,实现能量的合理调度和微网的经济运行。

储能云网作为连接储能系统的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以储能为核心,可以有序引导储能充放电,优化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是集规划设计、能源接入、运行监控、运营分析、调度控制、能源消纳、交易结算、智能运维、能效管理、新能源产业链相关客户服务于一体的平台,可在电网多领域发挥作用。

储能云网平台总体架构:主要包括系统的边界关系、应用分布及系统的内部逻辑。1)从系统边界关系角度来看,储能云网平台需要采集电站侧各系统数据并汇聚到数据汇聚服务器,通过数据汇聚服务器对站内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传输。2)从应用分布角度来看,储能云网平台将实现规划设计、运行监测、智能运维、运营分析、设备资产、调度控制、交易结算、能效管理等各类业务应用功能。3)从底层实现的角度来看,电站侧的数据汇聚服务器采用数据推送的方式将收集的各站内系统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分布式可扩展的实时智能分析能力,支持各类应用功能,并实现多个电站的全量数据的保存,进行各种对比分析。

储能作为分布式结构的核心,使得储能云网具有多种应用模式,主要包括新能源运营、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级备用电源租赁托管、交易结算、虚拟电厂等多种模式。例如,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中,在用户侧,通过“储能云网+微网”的合作,实现园区办公用电、充电桩用电、数据中心供电和紧急备电等,实现多能源的高效、互补、节约、共享。

2.2微网及其智能化实现

微网是由分布式能源、能量变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包含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设计、运行、控制、保护的整体集成技术,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自治系统。基于数字化技术,微网可以有效地实现功率的平衡与控制、能量优化、分布式能源装置故障检测与维护等功能。储能系统是微网中不可或缺的单元,储能云网与微网合作,共同实现区域内的用电平衡。

微网作为自平衡体,首要目标是实现局部的功率平衡与能量优化,再与配电网实现能量的双向交换。在微观上,微网可以看做是小型的电力系统,具备完整的发、输、配电功能,利用自身的分布式电源满足微网内负荷的需求,同时配置储能系统以抑制分布式电源的功率波动,可以实现局部的功率平衡与能量优化;在宏观上,微网又可以看作是配电网中的一个“虚拟”的电源,在与配电网并网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微网内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协调控制,实现能量的双向交换。这使得现在的电力系统有了更大的柔性和可控性,同时也具有了更多的商业模式。现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将分布式电源以微网形式接入到电网中并网运行,与电网互为支撑,是发挥分布式能源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微网与信息技术结合以实现智能化:第一,使用中央控制器来收集操作信息,直接与SCADA或云服务进行交互,以运行优化算法,将选定的策略部署到不同的互联资产上。第二,因为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都是间歇性的,而微网需要优化各种不同能源的接入,并平衡发电和用电,所以需要物联网技术的互联互通能力。第三,在微网架构之下收集和管理关键数据,需要云计算从海量数据中获取丰富结果,以实现更高等级的资产管理。第四,使用AI算法,在不影响主网的前提下优先保证电网独立性,帮助用户最大化能效管理。在微网的黄金发展周期中,这都将为电力公司、运营商、能源用户等微网利益相关者带来新的竞争力。

2.3虚拟电厂运营

虚拟电厂的核心是“聚合”和“通信”。虚拟电厂是利用物联网和先进通信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等各类分布式资源形成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虚拟电厂可以看作是一种先进的区域性电能集中管理模式,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提供管理和辅助服务。虚拟电厂最具吸引力的功能就在于能够聚合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运行。虚拟电厂充当分布式资源与电网运营商、电力交易市场之间的中介,代表分布式资源所有者执行市场出清结果,实现能源交易。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虚拟电厂表现为传统的可调度发电厂。

与传统调电厂相比,虚拟电厂强调数据分析和运营,参与电力交易市场。虚拟电厂的数据分析功能包括采集并分析处理区域中各对象的运行数据,如发电机组的出力和运行效率、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等,并能对这些数据提供有效的检索和调用手段。虚拟电厂的运营和交易功能包括建立区域内的发电费用、用电收益及安全约束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收集市场情报、制订发电计划、签订中远期市场交易合同等。

资源聚合商是虚拟电厂运营的关键角色。资源聚合商主要依靠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优化、调度决策各层面的数据信息,增强虚拟电厂的统一协调控制能力,可以通过调节用户负荷来提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为市场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服务。同时,资源聚合商还可以引导分布式电源、储能等分布式能源以最佳的方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包括签订交易合约、确定竞价方式等问题,并要达到预期的利润水平。

虚拟电厂是储能云网平台的重要应用之一,微网可以看作是虚拟电厂的职能单元。总的来说,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包括协调控制技术、交易运营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储能云网平台实现储能及新能源电站的多方参与、联合生产以及统一调度,达到资源最优调配。例如,可通过建立省级-区域-站级的3层调控模型,实现平台电网、投资商、供应商、用户等产业链各方效益最优化。通过储能云网平台将分布式储能资源或零散分布、不可控的负荷资源转化为随需应变的“虚拟电厂”资源,利用虚拟电厂的聚合功能,形成规模化“削峰填谷”响应,实现储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数字电网:以数字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电网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而形成的新型能源生态系统。从10年前的智能电网到如今的电网数字化转型,数字电网将成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佳形态。(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1物联网大有可为:智能传感、平台和终端应用增长

在数字电网的建设要求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物联网智能终端作为采集数据的基础层设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据采集层面,通过广泛部署小微传感、芯片化智能终端和智能网关,采集大量数据,为电网的全面感知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加速实现电网状态、设备状态、交易状态、管理状态的全面透明;基于全面、准确、透明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电网智能分析和决策水平,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加强大的算力,增强电网运行智能化水平。

电力物联网平台架构可分为“云、管、边、端”四个层面。“云”是指物联网平台云,“管”则是指有线/无线通讯方式,“边”是指边缘计算,“端”则涵盖了智能传感、智能穿戴设备、监控监测等智能设备。通过这四个层面建设,可让电力行业的任何时间、地点、人、物之间实现信息连接和交互,产生共享数据,从而为用户、电网、发电和政府社会服务。

在边缘层,智能网关将大量部署。例如,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研制开发的配电智能网关是在满足国家及南方电网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集成路由+交换机功能+智能网关+交流采样+智能蓝牙等多种功能和新技术的新型配电智能网关。新型配电智能网关定位于低压配电物联网核心,采用平台化硬件设计和边缘计算架构,支持就地化数据存储与决策分析,可实现配电网的智能管理。

3.2智慧电力运维与监测

提高电力运维与监测的效率与质量,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是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必然要求。新型电力系统涵盖了大容量集中式发电厂,以及大量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电网更加复杂,且风能、太阳能等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能源大规模并网将会给现有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压力,提高电力运维与监测的效率与质量是必然要求。

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再重点提及输、配电侧的智能巡检、设备监控运维。《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提出了在智能输、配、用电建设方面的目标。在智能输电建设方面,南方电网将加快提升输电智能化水平,推进输电线路智能巡视和智能变电站建设。到年,35千伏及以上线路实现无人机智能巡检全覆盖。在智能配电建设方面,南方电网将全面推进以故障自愈为方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效实现配网状态检测、故障快速定位、故障自动隔离和网络重构自愈,着重“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智能配电站/开关站/台区建设”,推进一二次融合设备、智能巡检、设备监控运维等。在智能用电方面,南方电网将推进终端电气化提升,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提出“变电站、充换电站、储能站、数据中心、5G基站等多站合一,到年力争多站融合变电站达座,打造智慧能源示范区”。

用户侧变电站属于低压用电范围,传统管理办法是依靠电工24小时值守,用人工来盯守巡视,发现异常情况会通知运维人员检修,这种方法效率低、投入值守成本不少、安全性能不高。智慧电力运维实现了电力设备运行的7*24小时实时监控无死角;实现对电力设备健康状态的智能化分析与预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计划安排处理,保障设备运行更安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减少了对现场人员的依赖,降低了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四)价值拓展:能源服务、交易平台、运营场景落地

4.1能源服务:企业和家庭能源管理服务

能源管理服务主要包括家庭能源管理(HEMS)、企业能源管理、区域和城市能源管理,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合理有效地利用水、电、油、气、光、风、储能等多种能源。通过能源管理服务,为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覆盖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碳排放数据分析、碳资产管理等全链条数字化服务,还有助于家庭和个人实时了解和管理能耗情况,提高家庭用能效率,此外,在能源服务中,还伴随着相关数据服务,挖掘能效管理的大数据,为社会和区域等更大范围的能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在居民侧的延伸。在传统能源系统下,家庭用户是能源的消费者,被动参与能源系统的运行,而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家庭将集发电端和用电端于一体,主动参与到能源系统中,发电站和家庭用户的关系也不再是一对多,而是多对多的关系,用户和发电站将协同工作,实现电网智慧化发展。未来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有望在各种电力设备、家用电器中植入智能芯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采集用电设备的相关信息,例如功率、负荷、用电量等,并形成信息互联网,各个家庭可以随时了解和管理家用电器,从而提高家庭用能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电网和用户之间将形成双向的能量流,家庭用户不仅可以消费来自电网的电能,而且可以将本地分布式发电装置产生的多余电能售给电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4.2交易平台:碳交易、绿电交易

碳市场正式开启,发电行业全国先行。年,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逐步摸索全国碳市场建设,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完成并正式启动。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并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家。

碳交易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为电力企业创造新的利润点。通常来说,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参与主体基本一致,电力交易与碳交易具有强的一致性,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碳交易市场运行后,碳价会与发电成本耦合,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新能源转型。1)从电源侧看:碳市场抬高了火电企业高碳机组的发电成本,但可再生能源项目依靠配额交易提高了整体收入。2)从电网侧看:火电机组成本上升可能提升其上网电价,电网企业也需要加快电力系统结构改造,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全国碳市场运行有利于电网企业的业务拓展,电网企业可以提供基础数据和平台支撑,还可以开展碳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探索碳资产核查服务、碳资产金融服务等新业态,将碳资产业务和节能服务、配售电等新兴业务有机结合,形成企业新的利润点。3)从用户侧看:尽管当前碳交易和电力交易对用户侧没有产生直接影响,但随着未来以“碳普惠”为代表的用户侧节能减排机制不断推出,用户将逐步转变用能习惯,增加分布式发电项目开发、低碳出行、有序用电等。

电力市场运营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为绿电交易提供强力支撑。随着绿色电力交易正式启动,电力市场服务运营平台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能源互联网企业有望推出电力交易平台相关新业务。在本次交易试点中,南瑞集团研发“e-交易”平台和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成功支撑14个省、家市场主体开展绿电交易。此外,年9月,四川电力交易平台新增准入市场主体家,截至9月底,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共注册市场主体家,参与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国网信通旗下公司中电启明星承建的蒙东电力交易平台电子签章模块于9月中旬正式上线,该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率先实现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及合同线上签约、线上鉴定等应用功能,有利于解决电力交易互信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新形势下的电力交易平台注入新动能。下阶段,中电启明星将全面推动电子签章技术的研究应用,挖掘第三方存证、溯源、智能合约、司法鉴定等技术在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中的应用能力,以电力交易平台为依托,灵活应用新技术,实现平台的支撑能力,对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4.3运营场景:城市充电站、智慧园区

随着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能源需求侧也逐渐孕育出了新的运营场景,其中城市充电站、智慧园区较为典型。充电桩产业向智能化发展,打造城市智能充电网。通过深度融合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车联网等数字技术,充电桩作为数据接口可以实现大规模组网,打造“车—桩—电网—互联网—增值业务”的智能充电网,扩展数据增值、充电安全、能源交易、电商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充电桩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功能层面:智能充电;二是管理层面:智能管理与运维;三是能源互联网层面:智能大数据采集与边缘计算。

1)在智能充电层面: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充电功率越来越大,充电桩需要不断提升智能化的大功率充电技术和安全检测与保障技术。与此同时,大量电动汽车同时充电产生的负荷波动叠加电网原有的负荷峰谷曲线,对电网造成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因此充电桩管控系统与电网调度信息系统需要相互联合,对充电桩侧充电和电网侧日常负荷进行大数据计算,模拟和评估充电负荷曲线和电网日常负荷曲线,制定移峰平谷电价策略、调度管控策略和智能有序的充电策略,满足车主充电需求的同时避免充电负荷曲线与电网负荷曲线峰谷叠加。

2)智能管理与运维层面:由于当前市场上充电桩布局分散,品牌众多,质量不一,厂家备品备件和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大多数充电站和充电桩都无人值守,运维工作主要以人工巡检为主,普遍存在巡检效率低,检测维修工作质量依赖人工操作水平等问题,导致运维管理效率低、成本高,出现大量坏桩、资产浪费的现象,影响用户充电体验和运营盈利水平。因此传统的运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充电桩行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优化运维管理日趋重要,急需向高效智能的管理运维体系转型,其中,建立“手机APP+运维云平台+智能充电桩设备”的模式是未来智能运维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将配电设备和充电设备的电气参数和信息上传至云端,利用大数据计算提供解决方案,进行工单派发和管理,提升充电站的运维效率以及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能源互联网层面:充电桩是电动汽车使用与运行大数据的主要采集节点。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在交通出行、社会能源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也将有赖于充电桩大数据的支持。充电桩运营商成为新型售电商,赚取峰谷价差收益。充电桩是唯一一个面向个人用户,直接2C的流量入口,作为售电终端直接通过售电来赚取收益。城市充电站将是未来电力市场最活跃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未来每一个充电桩、充电站都是一个微型的售电商,它们根据地理位置、时段、供电资源乃至电网阻塞情况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价格,借助信息技术在电力市场中提供需求响应、备用、调峰、调频等服务,赚取收益。

产业链价值核心将逐步向下游运营端转移。随着信息技术与充电设施产业深度融合,在充电桩市场需求放量后,产业链价值核心将逐步从硬件制造向充电桩运营转移,充电桩将扮演能源互联网架构中的变现端口和流量入口的角色。充电桩运营商除了可以赚取电价波动价差收益,还可以开拓众多增值服务领域,如通过电动车充电时获取的大量数据,包括动力电池信息、用户习惯、车辆分布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开拓检测维修、广告等增值服务。

企业纷纷入局,未来应用有望持续深化。在充电设备企业中,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万马股份、科陆电子、中恒电气、科华恒盛等已率先入局,例如推出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云平台管家服务以及相关APP产品,实现对充电桩的手机查询与导航、远程预约、扫码充电、无卡支付等功能。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充电设施运营方面持续深化应用,充电运营商将积极开发云平台,通过建立智能充电网络,控制充电网络中的设备层、智能监控层、能源管理层和大数据分析应用层的数据信息,带动互联网企业、通信企业等更多企业入局,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开发能源管理系统,助力智慧园区建设。为响应国家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效的能源战略,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开发智慧园区能源系统,为园区和企业提供创新管理和运营服务。1)金风科技:公司旗下“亦庄智慧园区”是国内建设智慧园区的样本之一。亦庄园区通过智能微网将能源、水务、绿色农业、运动健康集合于一体,园区部署了4.8MW分散式风电、1.3MW分布式光伏和钒液流、锂电池、超级电容等多种形式储能,年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50%。亦庄园区通过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抵消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成功实现碳中和。园区还引入智慧水务处理系统,每天可处理污水方。此外,依托智慧园区能源系统平台,能较好地满足办公楼、餐厅、咖啡厅、健身馆、农业大棚等多场景的能源需求,使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亦庄园区不仅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自用、降低碳排放,同时提高能源效率,最终实现了智慧低碳发展。

2)威胜信息:公司在智能传感器、电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上,积极拓展智慧园区业务领域,打造数智化城市解决方案。公司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为园区企业提供能耗监测与分析、电气用电安全预警、配电设施监控、人车出入管理、安防视频联动、光伏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应用等服务。公司还向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平台,提高政企运营管理水平。此外,年,公司与腾讯展开合作,基于腾讯云物联网平台和腾讯连连,整合电力、水务、消防、保险等行业资源,为城市、企业和家庭搭建能源和安防的数据入口,推动智慧园区和数智化城市建设。

三、主线二:元宇宙基础设施之云计算及AI芯片

云计算作为成长型赛道,行业景气度受上游服务器行业供给周期和下游云巨头厂商资本支出需求影响。从年市场表现来看,整体云计算基础层受上游服务器缺芯、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市场表现并未十分突出,但全球数据量增长仍持续加速,云厂商资本开支在21Q2后持续回暖,展望年,云计算行业仍存巨量投资机会。

(一)元宇宙大流量预期推动云计算景气度再次升温

3.1对比传统架构,云架构更具优势

云架构对比传统IT架构更具竞争优势。对比传统IT复杂的架构,从安装硬件,配置网络,安装软件,应用,配置存储等,许多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储备等,云架构采用部署于全球数据中心,在部署方式上采用分布式架构,数据中心构建水平较高,

1
查看完整版本: 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把握能源IT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