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华西证券,崔文亮)
1.医药行业回顾与展望
1.1.全球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印度疫情引来大爆发
截至年4月30日,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5亿例,而每日确诊病例数自年3月开始出现V型反转。本来随着国外疫苗的逐步上市,每日确诊病例已经逐步控制到接近30万人/日,但由于年3月开始印度疫情的迅速恶化,全球每日确诊病例数超过90万人/日。截止年4月30日,印度新冠累计确诊病例已接近2千万人,每日确诊病例数飙升到超过40万人/日,并且还在不断攀升甚至可能延伸至周边其他东南亚国家。可见全球疫情还远远没得到完全控制。
1.2.医药行业经营常态化,销售终端持续改善
医药行业经营常态化。年全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2.8%。年以来随着医药行业经营进入常态化,年3月中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年分别为34%/89%,同比年分别为10%/52%。
销售终端持续改善。从终端数据来看,虽然年全年三大终端药品销售额同比减少8.5%,但下半年药品销售已经出现恢复态势,年上半年受疫情严重冲击,药品销售额同比减少14%,而年下半年药品终端销售降幅收窄至3%。
1.3.行情回顾:医药子板块分化明显,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板块受到重视
年全年细分医药板块来看,医疗服务板块在年高预期下后期发力,全年涨幅位居第一为95.3%;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板块因与新冠疫情相关度较高而受到重视,涨幅分别为83.8%、69.8%。剩余的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和中药板块涨幅较小,涨幅分别为32.8%、20.9%、14.7%。而年年初至/4/30,受整体市场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但印度疫情以及年报、一季报高增速驱动,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以及中药板块均回升至正涨幅,而化药和商业由于政策和行业因素,涨跌幅仍旧为负。
1.4.展望未来:后疫情时代,战略性看好医药黄金赛道上的优质个股
全球疫情有所反复,国内已步入后疫情时代。进入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仍旧没有完全消退,特别是印度疫情的爆发以来,全球每日确诊病例数突破新高。可见海外疫情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新冠疫苗、检测试剂、防疫产品等都仍有极大的需求。不同于海外疫情的不可控性,本次疫情中中国展现出出色的疫情防控能力。随着国内疫苗的陆续接种,可以判断国内的疫情影响已经逐步消除,中国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
医药行业经营常态化,医保控费或继续加码。医药行业具有相对需求刚性,疫情后医药行业也逐步常态化,医药制造业恢复高增长,医药终端也在持续改善。但我国医保基金面临的挑战并没有消减,年全年医保基金收入增长出现明显下滑,但支出也出现负增长,因此未来医保支出端控制或将继续成为重点。我们预期未来医保局可能会出台更多调控力度大且精准的医保控费政策,达到控费节流的目的。
优中选优,精选优质赛道中的优质个股。年疫情受益标的是绝对主角,但年并没有得以延续。我们预计在国内进入后疫情时代下,年后续的医药板块将出现进一步分化,投资逻辑回归确定性强的优质赛道,选股上需要精选优质个股。其中,CXO、医美、疫苗、可选消费、创新药、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拥有高景气度、政策干扰小的优势,其中的优质公司更能保持强确定性的高速增长。
2.细分板块回顾与受益标的
2.1.CXO行业——CRO产业链呈现行业高景气度,行业呈现20%以上的增长
全球来看,CRO市场规模从年的亿美元上升到年的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为9.0%,预期未来5年全球CRO行业也将保持8.9%以上增长;国内CRO市场规模处于快速增长中,主要受益于全球产业转移、国内工程师红利等因素,预期未来5年国内CRO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到年国内市场达到亿美元。药物发现等离岸外包业务受益于全球产业链转移,以及临床CRO业务受益于国内CDE药审改革以及国内创新氛围崛起,呈现超高景气度。
2.2.创新药——与First-in-Class差距越来越小,license-out数量增多
年以来国内药品监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药审改革、MAH、优先审评等政策为创新药行业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遇。NMPA、卫计委、人社部等有关部门针对过去制约行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瓶颈进行了系列大刀阔斧地改革,涉及创新药研发、审评、生产及上市后的支付等整个产业链全部环节。港交所、科创板对于未盈利生物技术企业的上市规则也极大的鼓励了创新biotech的发展。年10月专利法在药品专利补偿制度方面与国际法规接轨,鼓励中国Firstin-Class原创新药发展,促进中国原创新药走向全球。
2.3.癌症早筛——千亿级别的蓝海市场
癌症早筛黄金赛道——结直肠癌早筛
结直肠癌特点:早期发现可有效提高生存率。~年,由于经结肠镜检查证实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数量增加,从而表观发病率提升;随着结直肠癌筛查从80年代中后期被广泛采纳,结直肠癌筛查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及患有结直肠癌的病例年龄较低,中国抗癌协会建议年龄介于40~74岁的若干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接受定期结直肠癌筛查;中国建议定期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人口从年的5.92亿增加到年的6.33亿,复合增长率1.7%,预计年增加到7.58亿。
2.4.医疗器械IVD行业——中国IVD市场千亿元,增速快且被外资垄断
根据FrostSullivan,中国IVD市场由年的约亿元增加至年的约亿元,~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9%,~年复合增长19.4%。细分的免疫诊断增长强劲,年约亿元空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7.2%,预计年进一步增加至亿元并且期间免疫保持21%的复合增长率。国内IVD市场被全球“罗、雅、丹、西、希”五大外资巨头占据超55%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占比仍较少;但是近年国内企业飞速发展,占比逐步提高,最大的迈瑞医疗已占比约6.5%左右。全球人均IVD支出,中国仅有4.6美元而全球平均为8.5美元,日本为38.3美元,国内提升空间大。
2.5.医美——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升级、具备极强耗材属性的可以量价提升的赛道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全球第二,但人均消费次数差距大
就市场规模而言,我国医美市场年.79亿美元,目前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的.76亿美元,而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与沙利文预测,中国医美市场增速全球最高,预计~年复合增速达24.2%,而美国仅有3.7%,巴西、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增速也不慢,有5.3%、7.0%和8.3%。医美产业全球范围内景气度高。
从每千人医美消费的次数计算,我国差距依旧大。韩国最高为89.3,而美国为52.3,俄罗斯为18.6,中国仅有14.5,相比日本的28.1中国还有翻倍的诊疗次数,相比美国有近4倍的空间。
2.6.医疗服务——ICL业绩爆发,连锁医疗改善明显
医疗服务板块营收逐步企稳,利润增速亮眼。整个医疗服务板块虽受年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但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年下半年快速恢复,年营收增速15%、归母净利润增速%。Q1更是延续下半年强势恢复态势,营收同比增长7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单季度收入增速突出。对比整体医药板块收入增速,除Q1低于整体医药增速,Q2开始营收增速明显加速,远超医药整体板块增速。Q1单季度增速提速一方面是年Q1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行业本身高景气度的体现。
2.7.疫苗生长激素——疫情提升疫苗认知度,新冠疫苗带来利润弹性
疫苗批签发年加速。年疫苗批签发总量约为6.5亿剂,同比增长14%,相较于年提速9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速恢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有超过个国家和地区,共计超过种疫苗处于研发阶段。其中81支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已获得紧急使用批准的新冠疫苗中,中国疫苗占5个,占据主导地位。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