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报告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
TUhjnbcbe - 2024/9/17 15:18:00

(报告出品方/作者:天风证券,杨松、张雪)

一、医药行业整体分析

医药行业整体:业务逐步修复,疫苗、医疗服务、医药外包等领域快速增长

年H1医药行业持续恢复。A股医药行业整体共计家公司,H1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7%,从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新冠疫情逐步得以控制,医药行业逐步恢复。年H1医药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45.55%,仍维持较高增长。但因为疫情原因,不同板块基数效应影响较大,需做更进一步分析。

疫情相关领域需求持续,全球药品产业转移趋势带动医药外包高速增长。受到新冠疫情影响,H1医疗服务领域业务加速恢复,短期新冠疫苗的持续放量为疫苗企业带来业绩弹性。细分板块来看,增速最快的领域分别是疫苗、医疗服务、CDMO/CRO、生物制品、消费医药。全球药品产业链向新兴市场转移推动医药外包企业订单量持续增长,在CDMO行业主要企业积极扩大产能布局。

医药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维稳,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医药行业整体研发费用率继续提升,H1研发费用率为3.07%(+0.25pp。国内市场而言,在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的大背景下,产品研发创新成为重要的路径,而就全球市场而言,产品创新则是重要方式之一。

年H1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和净利润显著恢复

年新冠疫情影响逐渐降低,医药行业整体业绩显著恢复,年1-6月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增速28%,累计净利润增速88.8%。

药企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医疗器械企业,行业龙头研发投入更大

药企研发投入高于医疗器械企业,药企研发投入增速也高于医疗器械企业:年H1前10的药企研发投入的门槛是4.4亿元以上,大部分增速在30%以上;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投入的门槛是1.8亿元以上,大部分增速在25%以上。

行业龙头研发投入更大:在A股公司中行业龙头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研发投入均为行业第一,年H1恒瑞医药研发费用25.81亿元,同比增长38.48%;迈瑞医疗研发费用10.61亿元,同比增长17.50%。

二、医药细分领域分析

医疗服务:H1业绩逐步改善,长期高景气可期

医疗服务板块H1业绩快速放量。医疗服务板块合计10家公司,年上半年医疗服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52.03%,板块扣非净利润同比扭亏,基本恢复至年H1同期水平。

毛利率企稳恢复,费用率稳定。随着疫情逐步得以控制,医院复诊带来收入恢复,毛利率从年H1的24.76%提升至年H1的33.32%,已回归年水平。费用率相对稳定,年H1销售费用率10.12%,管理费用率12.21%。

消费医药:年H1行业整体逐步恢复,美好生活追求不减

年H1消费医药行业持续恢复,眼科、口腔、生长激素等细分领域呈现高景气度。A股消费医药共14家公司,(基于业务收入占比考虑,未纳入华东医药)。13家公司年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H1复合增速26%,消费医药板块整体持续快速增长,年H1消费医药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42%,增长水平有所回升。

根据不同的消费属性,角膜塑形镜、生长激素、医美等细分领域呈现出需求加速恢复态势。爱博医疗年上半年角膜塑形镜患者配戴片销售收入、销售数量均超过了年全年水平;欧普康视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较年同期增长%、%,业绩持续高速增长。长春高新生长激素H1收入比年同期增长77.01%。

CDMO: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行业进入业绩加速期

收入增速稳步提升,行业呈现高景气度。CDMO板块合计包括7家公司。CDMO板块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01%,与年增速相比提高约17pp。行业高景气度一方面受国内CXO供应链稳定、疫情期间海外订单加速转移推动,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内CDMO研发、生产能力以及国际认可度的逐步提升。

板块盈利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再进一步。H1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59%,与年增速55.30%相比提升约11pp。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呈现高速增长趋势,H1增速达69.31%。

化学制剂:业绩增速下滑,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化学制剂板块整体业绩增速下滑。化学制剂板块合计76家公司(基于可比性删除部分次新股)年上半年收入增速12.63%,但考虑到年上半年板块板块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年上半年相比于年收入增速仅为2.14%,整体增速中枢下滑明显,主要是受到带量采购和部分创新药谈判降价影响。利润端,年上半年归母利润增速8.33%,相比于年增速为0.24%,与收入增速基本一致。

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随着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的实施,以及“医保战略价值导向购买”长期趋势的深化,化学制剂行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创新转型持续加速、研发投入不断加大,H1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率为6.27%,与H1(5.28%)相比增加了0.99pp。

三、医药行业半年报公募基金持仓分析

医药持仓历年变化分析:公募基金医药重仓配比仍在相对高位。公募基金A股重仓医药占比自Q1-Q2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截至年8月31日,Q2公募基金重仓医药股市值占A股市场14.12%,环比增加1.28pp;(Q2公募基金A股医药重仓配比最高,达17.6%。)。

四、重点政策分析与展望

中国医药产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

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第五批药品集采以注射剂为主,多个大品种已纳入集采

本次集采共涉及58个化学仿制药品种,以29个注射剂为主,其余剂型包括20个口服常释制剂、4个缓释控释制剂、3个吸入溶液、1个滴眼剂和1个颗粒剂。集采纳入的62种药品共61个品种拟中选,中选比例98.4%,品种覆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抗过敏、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以最高有效申报价*首年约定采购量来估算品种对应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前20的品种中,有14个为注射剂,其中奥沙利铂注射剂以61亿元的市场规模排在第一位。

胰岛素集采将启动,整体政策温和

品种范围包括二代和三代,分别按照速效、预混、基础分为3组,合计6组,同代际不同预混比例同组竞争;基础竞价单元为企业名称+通用名,同一企业不同预混比例视为一个竞价单元;医院根据通用名(具体到企业)进行报量,采购周期为2年。中选规则和分量:多家中选,差额中选;中选后按照价格由低到高分为A/B/C三类,报价较低的一半企业为A类,未中选企业为C类,其余为B类;分量先分基本量,最低价中选企业获得的约定采购量(带量)为医院报量的%,其余A类获报量的80%,C类获报量的50%。再分增量,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将C类中选企业对应报量的30%分给A类企业,未中选企业对应报量的80%分给A类和B类企业。

国家人工关节类医用耗材集采逐步推进

继年7月3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冠脉支架国采逐步实施落地后,年4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部分骨科类高值耗材产品信息集采工作的通知》,计划分批开展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集采工作,标志着骨科集采在国家层面正式拉开序幕。年6月21日,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骨科国采方案正式发布。

国家人工关节类医用耗材集采正式落地

医疗机构报量或低于行业使用量,中标后实际使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意向采购总量为53万套,53医院报量的90%,对应集采产品的市场使用量为60万套,由于此次未纳入集采的产品(翻修、肿瘤假体等)占比不到10%,此次报量数据略低于行业80万套左右使用量。

最高有效申报价设定相对宽松:陶对陶企业中选几率较大。此次全陶、半陶、金对聚、全膝关节假体最高有效申报价分别为1.9/1.8/1.6/1.9万元,按照中选规则,竞价比价价格≤本产品系统类别最高有效申报价50%,即报价低于///元,在满足淘汰率前提下,即可中标。

淘汰率设定较为宽松,有一定复活机会,主流企业中选几率较大。A组全陶、半陶、金对聚、全膝关节假体企业数量分别为8/10/9/10,淘汰企业数量分别为1/2/1/2。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顺利进行,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报告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