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第一部分参观公司厂房
第二部分介绍公司情况
公司创建于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内医用耗材智能装备领军企业。公司多项产品实现进口替代,荣获国内首台套。截至年底,公司共拥有项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1项软件著作权。公司荣获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企业等多项荣誉。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安全输注类、血液净化类等两大类设备。安全输注类设备主要用于COP预灌封或安全自毁式注射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注射针、留置针、胰岛素针、采血针、微型安全采血针、导尿管、输液器、中心静脉导管等医用耗材的组装、检测、包装等环节及帮助客户解决生产工艺难题。血液净化类设备主要用于血液透析器、透析管路的组装及中空纤维膜制丝等环节。
第三部分问答环节
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1.进口替代优势。与国外厂商相比,公司更懂国内医用耗材的产品技术体系以及工艺路线,从而能够做到部分设备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外相当,同时售后服务方面的成本更低,售后响应更加及时,因此公司的设备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
2.优质的客户资源。取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是个性化定制服务商最为宝贵的经营资源。由于医疗耗材关系病患的安全健康,国家监管部门对其生产规范和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若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形,生产企业会受到限期整改、召回产品等处罚,甚至可能被撤销相关资格、停产整顿,损失巨大。因此医疗耗材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会相对谨慎,会倾向于选择在行业内有较好口碑、较多成功案例的供应商,对于设备运行稳定、产品质量好、合格率高的设备供应商,双方会保持较为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
公司的客户涵盖了下游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医用耗材生产商。目前,公司已经与威高股份(HK.)、三鑫医疗(SZ.)、康德莱(SH.)、江西洪达、泰尔茂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公司为上述客户攻克了技术难题,解决了客户自身无法解决的部分生产问题,证实了公司具有按照客户需求来研制新设备的实力,从而获得了上述客户的信任,客户与公司之间有较强的粘附性;另一方面,公司为下游医用耗材知名企业提供设备,在下游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从而有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新客户。
3.提供综合服务。公司不仅能帮助客户解决生产工艺问题,同时能提供硬件加软件的综合服务,从设备、软件、模具等使客户对公司有极强的粘附性。公司的GMP数据管理平台(医疗的MES)是帮助下游企业从原料、人员、设备设施、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包装运输、UDI等方面实现自动识别、记录、监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掌握产品数据的真实性及可追溯性的软件。
问:公司收款的一般程序?
答:公司的收款程序一般为预收款、提货款和尾款,少量客户含有验收款。根据不同产品,约定的收款条件和收款比例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预收款比例在20%~50%,提货款在30%~50%,尾款在5%~10%,验收款(如有)在30%左右。
问:下游厂商的医用耗材智能装备一般多久会更新换代?
答:公司的安全输注类、血液净化类等设备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在使用期间,客户也会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换代,主要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至少每5年会结合产业政策和临床医学情况,对医用耗材的生产、注册等强制性行业标准进行定期复审和修订。当相应的标准发生改变时,需要对用于生产该医用耗材的设备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另外下游厂商的产品型号更新或生产工艺改进等都会导致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
问:公司产品的市场情况如何?
答:公司下游是医疗器械,目前我国器械消费相较海外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器械消费水平来看,我国医疗器械的消费规模仅占整体医疗市场的1/4左右,相较海外平均40%以上的器械消费、欧美日发达国家50%左右的器械消费水平,我国器械消费仍有明显提升空间。同时,公司的内销客户比较多,未来计划拓展国外客户,提高外销占比。另一方面,国内目前的自动化程度较低,随着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自动化方面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问:公司有众多知名客户,能否举例说明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和公司合作?
答:以泰尔茂为例,泰尔茂是日本的医疗器械及医药品龙头企业,公司是其主要设备供应商。之前泰尔茂在日本和公司分别采购设备,运行后发现从公司采购的设备和从日本采购的设备各个方面效果都差不多。之后其采血针自动化设备、延长管自动化设备、导尿管自动化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公司采购。正是由于公司的综合实力,贴心的服务以及本着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宗旨等等各方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从而建立了与客户长期合作的坚实基础。
问:下游客户的集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如何?
答:公司的下游客户受集采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集采量大,导致生产人员不足;第二、集采售价低,客户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第三、国内医用耗材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客户会更倾向于采购自动化生产线来满足相应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
问:公司的国际化布局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在德国成立了MaiderInternationalGmbH(迈得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希望充分利用德国的区位优势,立足国外的先进技术,吸引国外优秀技术人才,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设备。同时打通国际营销路线,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同时,在上海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迈得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为了汇聚科技研发及管理人才,建立迈得科技研发的桥头堡,更快的掌握医疗器械市场前沿信息,提高公司的管理运作水平,为迈得国际化做铺垫。
未来,公司希望能进入到欧美市场,与世界顶级的公司合作,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问:公司的产能情况如何?未来几年的扩产计划?
答:公司老厂房目前产能饱和,新厂房仍在装修阶段,待完工投入使用后,预计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也在积极优化管理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周转率,提高人均产值。
问:下游厂商从人工到自动化的转换的意愿是否强烈?
答:对下游厂商自身来说,是很愿意实现完全自动化的,但基于各种维度各个层面的考虑(如管理、人员素质等等),呈现出逐步推进自动化的过程,目前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率还是在稳步提升。
问:未来几年,公司有什么新的市场空间大的设备要推出吗?
答:公司正在抓紧研发胰岛素笔、预灌封等自动生产线,预计年底出样机。最近公司也成功研制出了鼻腔给药雾化装置自动化生产线,未来,公司将围绕生物药、医美及眼科等领域展开相关智能装备的研发,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问:公司现在的竞争对手都有哪些?
答: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在国外,主要有ATS、Mikron、HH(HarroHfligerVerpackungsmaschinenGmbH)。
附:活动信息表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