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多品牌医疗设备如何统一管理,提质增效
TUhjnbcbe - 2024/7/14 21:10:00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医院所处的川渝地区将正式开始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医院业务院长周芸玲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带领团队做好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如此才能保证设备产出高质量、标准化的影像结果,才能更有利于推进医疗影像的结果互认。

作为第一批进入四川省三甲医院,如何在区域甚至全国层面得到影像结果的互认,如何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临床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业务院长周芸玲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越来越重要。”5月12日晚,“聚势赋能·智通未来”——智通论坛正式上线。会上,医院业务院长周芸玲提到,医院管理中,大家更加注重临床上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但往往忽略了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也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非公医疗机构而言,尤为如此。

自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的爆发对非公医疗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缓解后疫情时代的运营压力?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看来,发挥非公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特色将是一条重要的出路。“先进的设备以及优秀的设备资产维护管理,都将成为非公医疗机构强大的优势。”

然而,花重资产去购置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本身就不容易,在购置了这些设备后,如何提升这些医疗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也是摆在非公医疗机构面前一道不得不解的难题。

多品牌医疗设备的管理难题

“开机率是第一位的。”对于一家每天要完成多人次检查量的医学影像中心而言,医学影像设备每一次停机,都会对业务造成巨大的影响。一脉阳光集团齐齐哈尔影像中心总经理李竞对此感触颇深。“如果我们设备停摆一天,那影响的不只是影像检查,整个医疗服务都会受到影响,包括一些手术和治疗。此外设备停摆也有可能引起患者投诉和不满。”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医疗设备的开机率,李竞和团队想过很多办法,但由于中心的设备太多,且涉及到的品牌也多,这个任务进展得并不顺利。

4台3T的核磁共振、6台1.5T的核磁共振,包括排、排、64排的CT9台,再加上包括超声、DR等大大小小的设备在内,一脉阳光集团齐齐哈尔影像中心的医学影像设备总量达到了台,涉及到GE、飞利浦、西门子、东软、迈瑞等多个品牌。由于每个厂家的产品特点都不同,不同类型影像设备的特点也不同,医院需要跟多个厂家分别沟通,单家保、单机保的成本和沟通效率都不尽如人意,对于医工力医院来说,设备的维护管理任务十分繁杂。

这样的问题在医院中更加明显。作医院,齐全的医疗影像设备是满足多学科多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有1.5T的超导磁共振、64排层的螺旋CT、DSA、悬吊和立柱DR大中型C臂、四维彩超以及心脏血管彩超等设备共一千多台。”在周芸玲看来,品牌多、设备多造成的维护管理难题,已经是医疗机构的共性问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运转的质量、医工人员对设备性能的掌握,以及在工作当中对每一台设备临床性能的开发,可能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当设备真的遇到故障需要维保时,不同厂家的服务能力是不一致的。无论是响应的时间还是维保的质量,甚医院对设备维保的个性化需求等,都会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一些大型的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比如CT、磁共振等,有些厂家24小时内就能修好,但有些厂家就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这会严重影响我们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周芸玲补充道。

摸着石头过河,实践了多年的李竞总结了新的路径,“我们能不能找一家专业的设备管理公司,把所有设备管理起来,它不单纯是简单的维护保修,还要把质量和标准做起来,把技师的标准操作做起来,把所有的功能开发起来,提供管家式的全方位的服务。”如此,既能获得高品质的服务,也能降本增效,何乐而不为。

做好设备质控,帮医生擦亮双眼

如果说提高医疗设备的开机率和使用率,是医院对设备维护管理的基本需求,那么“提质”则是医疗机构对设备维护管理的进阶需求。

“医疗设备就是医生的眼睛,医生的雷达,所以做好医疗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临床医疗是非常重要的。”医院管理的庄一强如是说道。

事实上,国家在政策层面已经对医疗设备的“提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去年3月1日起,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实施《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办法》,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实行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应当对医疗设备进行重点检测和预防性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并预防故障发生。要求医疗机构实时监测医疗器械的运行状态,对维护与维修的全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定期分析评价医疗器械整体维护情况。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各项要求。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根据《办法》,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检查检验的质量控制,提升检查检验的同质化水平,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检验项目能认则认,并在报告单上统一标注相应的互认区域范围和互认标识。

在政策出台的第一时间,四川省便快速开始了相关工作的部署。据周芸玲介绍,今年6月,川渝地区将正式开始推进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在她看来,这对非公医疗机构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医院信任非公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答案只能是做好比标准更标准、比严格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实现医疗设备的“提质”,医院一方面对医疗设备的性能、运行环境、日常维护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从调整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培训、推进与临床科室交流学习、纳入绩效考核、重点案例追踪随访、不良事件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一个是要做好设备的质控,一个是要做好临床的质控。”周芸玲总结道,实现医学影像结果的互认,要从设备质控和临床质控两方面入手,设备质控是影像互认的基础。她强调,只有影像报告做的更准确、更专业、更标准,才能够推进医院医院同质化的发展水平,助力医院在综合管理上面有更高的发展。

对此李竞也提到,只有做好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它产生的结果是统一的,才有可能实现结果互认。“现在大家都提倡精准医疗,而精准医疗离不开影像的精准化。所以购买高端的设备只是第一步,后面对设备的维护、开发、质控、标准化都需要做好。”在李竞看来,在实现影像结果互认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各地影像诊断医生的水平不同,A地的医生可能会不相信B地医生给出的结果。

他举例道,如何让不标准的东西标准化?很多大型医疗设备在使用之前需要设置参数,一个90公斤的人和一个90斤的人,设置的参数肯定是不同的。在调节参数的过程中,就体现出质控的重要性。只有准备地调整参数,才能给出最好最优质的片子,实现影像结果的标准化,从而实现互认。

一站式数字化维护管理,助力非公人轻装上阵

医疗机构对设备提质增效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但怎么才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李竞给出了与周芸玲相同的答案: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过去我们是有一个专门的人去跟各个厂家联系,再由厂家单独去和做维保的工程师联系。但我们发现,医生和技师是无法发现设备隐患的,只能是在发生问题之后,再去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李竞提到,传统的设备维护管理模式下,连做到及时维修都很难,更遑论做到设备的质控这一步。

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设备维护管理失序的情况后,李竞决定将这个工作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我们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能力鉴别,最终在年选择了GE售后服务的智通保团队。”双方达成的共识是,将“防患于未然”作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设备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于是,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李竞可以每天在大屏幕上看到每一台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设备产生的影像质量情况。甚至可以针对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警,让医院有时间及时联系工程师进行维修,减少设备停机的情况出现。

对此,GE医疗客户服务部非公业务总经理高文表示,“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设备的维护管理上,对非公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非公医疗设备科的人数非常有限。”而GE作为放射设备领域唯一一支非公医疗机构售后服务团队,在与非公医疗机构多年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很多非公医疗机构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希望把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传递出去,通过数字化的产品,通过专业的驻场人员,帮助非公医疗机构做好设备管理。”因此,GE团队针对这些需求设计了产品“智通保资产通智慧E管家”,其服务主要覆盖设备的维修管理和质控评审。该方案从数字化台账、运营、评审、质控、绩效等五个层面上去支持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与此同时,GE还可以通过驻场医工提供应用的服务帮助非公医疗机构去搭建完善的质控体系,医院做数据的分析,提供一些有效的决策支持。

此外,GE基于医院的技师、医生和医工的专业技能提升需求,医院管理层的管理技能提升需求,也提供了相应的培训服务,从多方位、医院向更高的目标成长与发展。

“过去我们就是设备维护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全靠手工登记,导致收集的数据存在不准确、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周芸玲强调,医院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决策支持数据,这样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在使用了GE的智通保资产通智慧E管家之后,医院大幅度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管理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非公医疗机构,GE专门成立了一个PMO项目管理中心,将质控服务从点延展成线,为非公医疗机构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数字化、高效的质控管理服务。

提起做好医疗设备提质增效的意义,周芸玲再次强调,“这不仅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医院的社会效益带来很大的提升,帮助非公医疗人更好地轻装上阵,服务好患者,服务好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品牌医疗设备如何统一管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