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国良通讯员敖立华姚琴)“别人的慢性病都可以拿药报销了,我家的为什么不行?”4月14日上午,一位70多岁的老人匆匆走进沙洋县医疗保障局情绪激动地质问。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相关政策,最终将矛盾化解。
老人是沙洋监狱管理局退休职工,为残疾儿子黄智今年申请特殊门诊慢性病未通过而来。工作人员彭欣欣仔细查看资料内容后,根据评审专家意见,结合本市慢性病评审准入标准相关文件和沙洋县评审流程,给老人详细解释了未通过的原因。之后,老人满意地离开。
这是沙洋县医疗保障局服务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4月8日,该县年特殊慢性病评审结果公示结束,申报的人中通过评审的人医院和定点药店购药,享受特殊慢性病门诊待遇。这次针对部分未通过评审的参保对象,该局采取了“面对面”服务,在便民的同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这类人群做好解释工作。即:将参保人申请资料回退至参保人所属镇(区)医保服务窗口,同时通过电话告知参保人特殊慢性病评审结果,由基层工作人员就近回退参保人申请资料并面对面依政策耐心解答未通过原因,并告知参保人如病情发生变化后可以在每年的定点时间再次申报评审。
今年,沙洋县医疗保障局为了让服务提质增效,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推行的“医保服务从我做起”的服务理念,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推行“比服务、比满意率”的活动,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得该局工作人员一个个都暗自较劲,比谁的服务更细致更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