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保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买了。
坦白说,这款产品性价比是不错的。
而且好医保从产品宣传到购买流程都很流畅,1分钟不到就能搞定。
但有一个容易忽略的细节:服务
这也是我经常强调的,买保险就是买理赔,理赔服务到底怎么样,对于大众来说是未知的。
所以我想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让大家多了解一下,在选择的时候更加理性。
案号:渝民初号
事情是这样的:
年4月30日,丁女士投保了好医保·长期医疗
年1月,因“畸胎瘤”住院手术,总共花费元
接着申请理赔,扣除医保统筹和自费等费用后,理赔金额为.79元。
你没看错,就是1千来块。
结果被拒赔
理由是右卵巢畸胎瘤、多囊卵巢综合症属于责任免除既往症及特别约定的除外疾病。
说实话,1千块的事,一般人大概率是不会去起诉的,且不说律师费,就算自己去打官司,耗费的精力成本肯定也不划算。
现实中,我见过不少几万理赔金的都放弃了。
至于为什么不要钱了,大多是因为不懂,没信心,加上还要上班养家,只好认栽算了。
但案件中的丁女士还真不一样,为了这口气也要拼一下。
结果胜诉了,保险公司乖乖赔钱。
具体的法官判定我给大家看下
为什么能胜诉?
关键点在于提供投保流程的证据。
我用红色标记出来了。
这里我解释一下:
我们在支付宝上买好医保,流程都是电子化,证据说白了就是截图。
保险公司说在客户买的时候有提示免责条款,并提交了截图。
好在法官明察秋毫,仔细检查后,
发现提交的截图跟客户买保险的时候不一样。
换句话说,证据是假的。
原文中是这样说的:
原告对该证据不予认可,认为现在出示的投保流程不代表一年前的投保流程,经本院审查验证,被告提交的投保流程网页截图并非原告投保之时截图打印,其页面内容与本院审查时支付宝显示的涉案保险产品投保流程网页信息并不完全相同。
由于数据都在保险公司那边,法官也有点不太好操作,只能说真实性难以认定。
这个案子给了我们一个警示:
保险公司悄悄更换了条款,客户却完全不知情。
这里的条款不仅产品条款,还有健康告知,投保须知、免责等等。
比如在年买的,当时产品的名称在条款叫:
健康金福悠享保个人医疗保险(款)
保单上是这样的
现在去银保监会上查一下这款产品
显示已经停用了
你在年买的是另一个产品,也是这个案子中的,刚才的图片里有:
健康悠享保个人医疗保险条款
这是两款不同的产品。
对于大众来说,是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的。
更严重的是,用户还在网上看着几年前的测评文章,买的却是另一款产品。
有人说就算换了,产品性价比也是不错的,为什么不能买?
可以买,这个案子就是一个典型,保险公司背后偷天换日,假如拒赔的是你,请问你怎么办?
你如何发现这条款中的细节差异?
你会为了一千块打个官司吗?
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思考:
1、理赔被拒,但又钱不多,到底要不要去花时间去争取?
2、产品条款偷偷更换,平台这样做是否妥当?
3、发生争议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经常看我文章的老粉丝都知道,我其实是更看重服务的,这个服务不是几张对比表就能看出来的。
是价值观,是理念以及多年来的实践积累。
关于保险咨询
我本人亲自一对一服务,根据用户需求,从上家百家保险公司,选择最优产品。
对于身体异常需要核保,我有8年近万个案例的实战经验,确保准确无误。
售后理赔会全程协助,指导正确报案,完善申请资料等,我的原则是对每一份保单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