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球疯抢救命的呼吸机龙头迈瑞医疗订 [复制链接]

1#

最近几天,一条视频在全球社交软件上疯传:一位西班牙医生眼含热泪,医院的经历,65岁以上的老人们被迫摘掉呼吸机,静静等待死亡降临。为数不多的呼吸机,要留给那些更年轻的人们。这条视频的留言区,满是人们叹息和无奈,以及对呼吸机为何短缺的疑问。

事实上,这位西班牙老人被迫摘掉的呼吸机正是被誉为呼吸机里“皇冠上的明珠”——有创呼吸机。当下对于非重症患者普遍使用的无创呼吸机,需求虽然十分庞大,但因技术门槛相对低,全球产商跨界进入——供应能力正在快速提升。最大的问题是,技术难度门槛高企的有创呼吸机,全世界范围内需求庞大的同时,却因技术要求高而难以迅速提升产能,更难以满足疫情不断爆发带来的新需求。

国内少数几家能制造有创呼吸机产商中,迈瑞医疗是这个江湖中的头号产商,并成为当下全球政府采购尤其是欧洲各国政府统一采购的首选目标。近日,其医用呼吸机还刚刚获得美国FDA-EUA(紧急使用授权)认证,也成为国内极个别拿到该认证的呼吸机生产企业。

不过,美国方面的认证也许来的太晚了,即便美国呼吸机如今缺口庞大,他们的新订单估计也难以被及时供应。据迈瑞医疗方面表示,公司已接到欧洲各国政府统一采购呼吸机、监护仪的订单,正在积极组织生产,分批有序交货。

在全球疫情蔓延之下,中国快速控制住疫情后,面对日益短缺的医疗物资,世界看着中国。作为最为短缺的医疗物资,为什么在呼吸机上世界看着中国,为什么救命利器——呼吸机“一机难求”,为什么呼吸机难以快速扩产?让我们看一看,这一场科技力量背后的国内外比拼与再造能力。

全球紧缺:救命的呼吸机

从“一罩难求”到如今的“一机难求”,继口罩之后,呼吸机又成了当下各个国家最紧缺的产品。不同于仅仅防护性作用的口罩,呼吸机是重症治疗——生命救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汹汹来袭的新冠病毒疫情,感染者最直接遭受重创的器官就是肺部——造成呼吸衰竭。当病毒靶向攻击患者肺部,引发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并发症时,只有用呼吸机辅助,才能保证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统和重要器官衰竭。

到了新冠病人的重症阶段,尤其是将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治疗最后关口,生死一线完全取决于呼吸机辅助。但遗憾的是,用于救命的呼吸机在海外处于超级紧缺状态。

美国重症医学会估计,美国将有96万名新冠肺炎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但目前只有大约20万台。纽约州州长科莫就连连求援“呼吸机、呼吸机、呼吸机”,并向国家申领3万台。欧洲国家的情况也很不容乐观,在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近7万例,按世卫组织公布6.1%的重症转化率算,大约需要台呼吸机,而意大利目前只有约台呼吸机。

此前,意大利政府曾紧急向迈瑞医疗集中采购近万台设备,主要为监护仪、呼吸机。作为我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商,迈瑞医疗在中国院用有创呼吸机出口占比达60%以上。

迈瑞医疗

全球疫情蔓延之后,迈瑞医疗陆续收到亚太、欧洲、中东等地区为应对疫情而产生的大量采购需求。据悉,迈瑞医疗即便在加速扩大产能,也与爆发的订单相比远远跟不上,订单量已经被挤爆。

降低死亡率,呼吸机已经扮演了生命与时间赛跑的裁判。呼吸机紧缺,全世界都在想各种办法。

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呼吸机厂商扩产能。事实上,全球的呼吸机厂商已经是满负荷状态。比如全球最大呼吸机生产厂家德国德尔格公司,今年2月将产能扩大一倍,计划全年扩大四倍。

根据公开消息,德国政府3月率先订购了1万台,交货日期将持续全年。德尔格公司总裁德尔格曾透露,美国政府请求购买10万台呼吸机,恐怕超过全球生产商的年产量,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呼吸机厂商满足不了需求,人们又想到了“跨界”,事实上国外也是这么做的。美国根据《国防生产法》要求通用、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尽快生产呼吸机。除了美国,英国政府正向位于英国的福特、本田、劳斯莱斯等车企的工厂求助,将他们因停工而闲置的生产线改产呼吸机以救急。

那么,呼吸机紧缺情况可以就此解决吗?

跨界之难:不一样的呼吸机

跨界生产呼吸机的主意虽好,但并不简单。毫无疑问,造救命用的呼吸机不是在造马车轮子,这得花技术和产业链功夫。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在美国,呼吸机设备受到严格监管,需要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认证,获得生产资质通常需要长达数年的严格测试和审批。

不过院用有创呼吸机是高精尖设备,生产本身需要时间,也需要专业人员生产组装,救命设备质量必须绝对安全可靠。最“卡脖子”的是,一台呼吸机由上千个配件构成,而配件供应商遍布全世界,在疫情影响下想大规模增产并非易事,全部满足所有需求也不现实。

呼吸机

客观而言,有创呼吸机通常适用于重症、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研发、生产门槛较高,想要大规模增产并非易事。据悉,作为龙头企业,迈瑞医疗的有创呼吸机在产量已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每日产能也就才近百台。

当然,市场对不同的呼吸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根据应用场景和适用人群的不同,呼吸机既可以分为医用和家用。根据病情阶段,呼吸机又分为无创呼吸机与有创呼吸机。

需要科普的是,无创呼吸机主要用于较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而有创呼吸机通常适用于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就是“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一般是患者已经无法维持呼吸功能或是呼吸功能衰竭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迈瑞医疗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此次疫情中发挥巨大作用的SV呼吸机虽然是有创呼吸机,但是同时具备无创模式,并且自带氧疗功能。其内置压缩机在仅有氧气瓶的情况下即可正常使用,极大缓解了新冠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提升危重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率。

不难看出,有创呼吸机中的重症呼吸机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终利器,无创呼吸机用于轻症治疗阶段。相比之下,重症呼吸机的选用和临床治疗需要慎之又慎,不是什么呼吸机都能用给重症患者。

缺口巨大:产能如何有效提速?

当下全球疫情爆发,最快控制疫情又有全产业链制造能力的,就只有中国。因此,中国一下子成为全球经济停摆下的应急医疗物资、生活必需品的全球保障基地,世界在看中国。而呼吸机,世界更是看向中国。

日前,工信部介绍,近期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国外对医疗装备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量特别大。我国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8家的主要产品(周产能约台)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五分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3月19日以来短短十几天,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已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多台,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

为了加强呼吸机对全球疫情的支援,中国在3月29日工信部还专门召开了重点医疗装备产业链协同扩产视频会,组织了国内有创呼吸机重点企业、地方有关部门,摸底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研究产业链协同扩产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头部的有创呼吸机厂商主要是深圳迈瑞医疗以及北京谊安医疗。其中,迈瑞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龙头,在国内抗疫过程中大力支援。近2个月,迈瑞医疗已向全国累计7.5万余台抗疫设备,其中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设备等。

体外诊断设备

作为国内极个别获得欧盟CE认证、美国FDA双认证的医用呼吸机产商,迈瑞医疗表示,目前收到来自海外的大量订单,特别是疫情严重的欧洲地区,例如意大利、英国等,正在根据订单需求,分批有序交付设备。

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向媒体表示,公司一直在加紧组织生产、扩大产能,同时近期迈瑞制造中心已启动招聘新员工,以最大程度扩产并支持抗疫设备供应。

资本市场上,呼吸机厂商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