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ED行业前瞻分析视觉至上时代,LED开 [复制链接]

1#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视觉至上,“超高清”有望成为5G时代应用的宠儿

这个时代节奏快、选择多、信息爆炸,人们没有耐心、没有时间去平等的了解每一件事物的内涵,只有视觉的刺激与感官的愉悦,成为其决定时间资源分配的第一法则,所谓“颜值即正义”虽有武断却也透露了真实,所以这个时代是一个“视觉至上”的时代。

“视觉体验升级”+“政策助力”,开启“超高清”时代

普通人大都由视觉主导大部分愉悦体验,“眼见为实”成为人们感官体验中要求最高且最迫切,成为推动“超高清”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分析资料表明,普通人从五感接收到的信息占比显现,视觉体验最为重要,信息接收达83%,而其他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因此在当今人们生活中充满着电子屏的时代,对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对比度、更绚丽的屏幕画面,以求接近真实、以假乱真的视觉体验,成为核心需求。

从全世界发达国家显示分辨率数据也可验证视觉体验的持续升级,~年HD(高清)、~年FHD(全高清)、年~至今4K兴起及8K启动,标志着新一轮视觉体验升级“超高清”时代周期开启,其基本表现为6~8年提升一代。

根据三星的一项屏幕分辨率研究结果显示,其以8K/4K显示器为对比对象,显现随着像素密度提升4倍,带来给观察者的感受中,观看者感知图像质量提高30%,深度感知提高60%,表现为超高清显示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目前众多发达国家正加速推进超高清产业的发展。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超高清视频发展,形成涵盖超高清视频芯片、显示面板、采编播设备和终端的产业体系。日本制定了4K/8K推进路线图,已于年底前开通了16个4K和1个8K卫星广播频道,并计划在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展赛事8K直播。欧洲也制定了年前后实现8K商用的计划。

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定并印发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通过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当前国内已开播两个4K超高清电视频道,多地IPTV推出4K超高清点播业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频道覆盖4K电视用户数超过万;超高清视频在安防监控、医疗健康等领域已形成应用案例。

超高清除了像素提升、图像尺寸变得更大以外,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密度承载能力提升,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是超高清的核心应用价值提升。

1、在影视娱乐方面,是超高清8K最先商用化落地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直播和好莱坞大片。超高清画面能够带给观众更强的纵深感和真实感,例如近年来IMAX巨幅屏幕受到观众欢迎,就是超高清的核心应用场景。

2、在医学领域,超高清影像技术将为微创手术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带动相关医疗设备升级、包括例如内窥镜显示、CT读片显示。并且在未来5G时代,远程医疗更需要精准的细节显示。

3、在安防监控领域,超高清可以通过获得更多信息细节,并进一步提升微观的监控能力、用精细图像数据助力提高安全等级。

4、在文化展示领域,超高清技术也可用于展示馆藏及文物等,通过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则可以让那些原本隐藏在画卷中不易被了解的细节放大展示,提升观众鉴赏体验、也可用于修复文物等作用。

超高清市场规模较大,有望带来全产业链机会

根据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理事长华为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认为,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具体细分产业链价值测算/p>

1、在视频生产设备环节合计市场规模为亿元。其中主要分为视频生产设备中视频采集设备、制作系统、编码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市场规模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2、网络传输设备合计市场规模亿元,包括有线电视+互联网传输设备分别为、亿元;3、终端呈现设备中,电视领域预估亿元;4、机顶盒领域市场规模为预估亿元;5、计算机、电脑、VR/AR预估合计将达到亿元;6、核心元器件中显示面板、芯片产品市场预估为亿元、亿元;7、平台服务领域预估合计亿元,主要分为集成服务、内容、分发服务,分为亿元、亿元、亿元;8、行业下游应用预估1.8万亿元,行业应用主要在广播电视和文教娱乐、医疗健康、智能交通以及安防监控等。Mini/Microled率先发力“超高清”市场

随着超高清产业启动,作为硬件基础之一的显示设备端,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视频画质直观的按照静态图像清晰度划分,一般分为标清、高清、全高清、超高清这几种效果:标清是指视频原始分辨率在P左右的视频、高清P指视频短边分辨率为个像素、全高清P指分辨率为*,而超高清4K、8K分辨率分别为×及×。

除了像素要求外,超高清还有别的显示效果要求,例如以8K为例,8K基本分辨率为×分辨率;色位宽度为12Bit;色域标准为Rec.,为现阶段NTSC色域的1.4倍;画面帧率方面达到60p到p;支持HDR高动态范围。

目前要达到这一高清的显示标准,MiniLED/MicroLED目前成为业内公认的最佳技术路径,其中MicroLED为下一代显示技术。

Mini/MicroLED等优势突出,包括低功耗、可异性化、高亮度、超高解析度与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超省电、寿命较长、效率较高等。目前MiniLED商业应用案例已逐步成熟,较为适合中大尺寸应用场景。而MicroLED目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其较高的成本及较复杂的工艺,在初期更适合可穿戴及小型化设备。

Miniled发力“超高清”市场

Minled的技术标准

Miniled的两种定义,狭义:LED芯片尺寸50—um;广义:LED灯珠像素点间距小于P1.0。严格定义来说MiniLED,其所封装的单颗芯片尺寸在50~um之间(MiniLED芯片),此类芯片只有采用倒装芯片技术才能实现。因此MiniLED对比MicroLED(芯片尺寸50um),技术上也更容易实现。随着小间距行业发展,国内显示屏厂商为了便于产品区分,把LED灯珠点间距为1.0mm以下的显示屏,也叫做MiniLED。实现这类产品采用传统的表贴封装、N合1封装、正装芯片COB封装等都可以做到,而并不是应用了MiniLED芯片。

MiniLED显示屏拥有较好的显色性,与OLED同样拥有高对比度,均好于普通LED背光屏,其厚度也可以做的较薄,更具有做异型屏的能力,搭配软性基板亦做成高曲面屏(但不可折叠)。能耗方面低于OLED产品20%~30%,反应时间快于OLED,环境温度适应性也好于LCD和OLED,并且寿命更长,适用于更替周期较长的电子设备。

①MiniLED无论背光模式还是点光源阵列式均可达到国际标准BT(超高清蓝光的标准)的宽色域,色彩的鲜艳度与OLED效果无差。但背光模式需要增加区域调光(LocalDimming)功能予以辅助实现。

②MiniLED可以实现高亮度(>nit)下散热均匀,这是传统分立LED器件方案无法做到的。

③在成本方面,以6英寸手机面板为例,目前普通LED背光设计的液晶面板成本约20-30美元,柔性OLED成本约为80-美元,采用MiniLED背光设计的液晶面板成本约为40-50美元。MiniLED背光相较于OLED面板也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

④最重要的是,按照4K行动计划,4K电视要“符合高动态范围(HDR)、宽色域、三维声、高帧率、高色深”等要求,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MiniLED是唯一可大规模推行的方案。

总体来说,MiniLED拥有媲美OLED的画质、低能耗、可塑性,且技术难度已成熟,同时不会出现OLED目前还存在的“烧屏”问题,因此是当前最优“超高清”解决方案。

下游品牌商看好“MiniLED”市场

最近MiniLED逐步成为市场新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