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新冠疫情的催化,使得互联网医疗产业的信息和服务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传播,随着一些老年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习惯培养,各类健康APP的使用时长也呈爆发性的增长,整个国民的基础健康素养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由于线上的健康需求量增大,这也反向使得更多的医生朋友开始真正拥抱互联网,加入了互联网医疗的大*,加速了整个产业的核心医疗资源的注入,包括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医药电商,健康保险等等这一系列的业务都蓬勃发展,而其中还有一脉,也是我现在高度
根据腾讯内部发布的一组数据年底至年Q1季度,观看过医疗科普短视频及直播的用户数已经分别达到8.73亿、6.17亿人,也即92%的互联网网民已经有看医疗健康类短视频和直播的经历,所以未来医学科普这一条赛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必将成为线上到线下超大患者流量入口,当然谁能把握住这个口,更多考量的就是做医学内容的能力了。
那么问题来了,内容能力怎么去锻造,更多来自于实践和反思,我会就着下面3个问题依次做分享和解答,用户为什么要去看医学科普?谁会去主动看医学科普内容?什么样的医学科普才是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
一、用户为什么要去看医学科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患者的诉求,患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病给看好,而不是为了去看科普而去看科普,之所以看科普更多是辅助他们了解疾病的概况,因为医疗行业的信息是十分不对称,优质的科普可以帮助其找到信任的医生,决策合适的治疗方式,指导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如果一个用户没有病或者身边的亲人没有疾病的话,他自己大概率不会主动去搜索这些内容去刷屏。所以看医学科普,一定不是纯娱乐化的杀时间,而真正要去帮助用户解决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
二、谁会去主动看医学科普?
在我看来精准的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患者,主要就是为自己而看和为身边的人看,一共细分下来可以有4类:
1.预备患者
这一类是指自己身体已出现过一些异常症状,需要查明和了解原因,或者需要找到治疗途径的用户,比如我最近晚上失眠,我可能就会通过这个症状,去网上搜索查询改善失眠的治疗方法;比如我最近老是饭后打嗝,就会去网上
2.确诊患者
医院做完检查之后被正式确诊为某一类疾病的人,注意这里已不是症状了,可能是确诊了具体的疾病名称,比如反流性食管炎,2型糖尿病等类型的患者,他们会通过网络搜索疾病确诊条件,来判断是不是误诊了,又或者是搜索了解一些新的治疗方案,看是否有可能和医生一起协作,改善自己的治疗效果。
3.亲属患者
这类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去看,大部分情况是家里人或者身边人发病,出于对他人的关心,比如生病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闺蜜好友等,这一类一般可能会涉及到就是疾病的治疗方式,就医导诊的攻略,心理抚慰技巧等内容,他们也是医学科普需求的主力*。
4.风险患者
这一类担心某些疾病遗传或传染属性,就去主动搜索该疾病,了解和预防发病的风险因素。
比如常见传染性的疾病乙肝、幽门螺杆菌以及现在全世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