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天花了73亿的爱尔眼科背后是医疗服 [复制链接]

1#

11月30日晚,A股上市公司爱尔眼科(.SZ)连发两则公告宣布了两笔重要投资:

1.以自有资金万美元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公司投资美国医疗服务产业的平台,加快公司国际化发展进程;

2.拟以自有资金3.9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设立一家合伙企业(湖南亮视交银),其将作为公司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布局及相关产业并购整合的投资平台,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医院并购标的。

可以看出,两笔投资累计达到人民币7.3亿元以上,且都是为将来的“买买买”做准备。

作为一只标志性的“白马股”,爱尔眼科年登陆A股市场,是中国首家IPO的医疗机构。目前上市公司和并购基金合计布局家医院。据其官方介绍,在年爱尔眼科将开设医院。

高速扩张和连锁化的经营意味着对资金链张力的考验。有券商分析,考虑到直医院,要承受2~3年左右的亏损期,因此直医院可能对当期业绩造成一定拖累,爱尔眼科于年开始设立并购基金,在医院。医院达到一定成熟期后,再分批注入上市公司。

这也是爱尔眼科不断设立投资平台的原因。有媒体梳理,爱尔眼科在-年先后参与投资设立了5家并购基金,基金规模从2亿元到亿元不等。

不过此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上市公司业绩波动性,但也同时会带来不确定性以及不利于投资人的收益最大化。

从财务报表上看,爱尔眼科收入主要来自三块业务: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视光业务。今年第三季度,爱尔眼科单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双双创下近11个季度以来新低。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手术收入的下降。爱尔眼科在年三季报中没有说明原因。不过券商们纷纷做出了自己的猜测。申万宏源给出的解释是“白内障手术在上海和重庆地区受到*策影响”。而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则称:“魏则西事件”对公司渠道门诊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爱尔眼科主营业务年收入构成情况

此外,爱尔眼科重金在北上广等一医院收入平平,反倒是长沙、武汉、医院实现了不俗的净利润。

医疗服务行业培育期长,启动慢,但也有业务成熟后现金流稳定的特点。可是爱尔眼科三季报收入的颠簸也说明,民营医疗机构的业务受到社会*策舆论环境依然较大,可谓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在财务报表中看到。这或许也是爱尔不断扩大其对外投资途径和规模的原因。

爱尔此次在美国设立子公司也不是其第一次“海外掘金”。就在一年前,年的12月1日,爱尔宣布收购香港名列前茅的近视激光矫正手术中心和白内障手术中心亚洲医疗服务香港有限公司%的股权。爱尔眼科通过香港子公司平台得以快速切入香港医疗市场。

当时就有人评论,“此举将为爱尔眼科国际化发展提供广泛的经验,为今后成功加快海外布局打下坚实基础,为其快速发展增添新动力。”果然,一年刚满,爱尔眼科就在医疗服务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开始了另一次的挑战。

甚至不光是在医疗服务行业,爱尔还在一些眼科领域外“不务正业”。今年9月,爱尔眼科公告称,以子公司名义,间接参与投资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认缴出资额为.4万美元等值人民币。此前奇虎已经完成私有化交易,爱尔眼科间接投资奇虎,被认为是盯上了回归A股这块大蛋糕。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以医疗服务行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爱尔眼科为将来的“买买买”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只是这条路是否顺畅,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

作者

汤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