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辞职在家,社保还要不要交 [复制链接]

1#

网上经常看见网友求助,说辞职回家,每个月自己缴社保太贵,不知道是否应该持续缴社保。

比如,昨天就有网友询问,准备离职回家,已经交纳了六年的社保,要不要继续缴费?

汇知保的观点是社保应该尽量持续交费,因为断缴虽然看起来现在一个月手上会多个一千来块钱,近期和远期都会有影响。

特别是养老,未来养老金会受到较大影响。

尤其是女性,宁愿在还有劳动能力的时候让自己辛苦一点儿,也要避免在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陷入艰苦的养老境地。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1、断缴对养老金的影响

2、医保断缴对近期和远期的影响

3、个人缴社保真的不划算吗

4、灵活就业人员怎样缴费更合适

01断缴对养老金的影响

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社保就不是五险了,只包括养老和医保(年开始,生育并入医保)。

其中养老在缴费中占比较大,所以我先从养老断缴的影响说起。

首先,按照当前规定养老部分需要累积缴纳15年,到达退休年龄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另外,领取多少也和累积缴纳年限有关。

具体来看,咱们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断缴对两部分都有影响。

1、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

基础养老金是根据参保者终身的缴费情况决定,决定因素包括:你在哪里参保、累积缴纳了多少个月、每个月的缴费情况。

所以可见,断缴肯定会影响基础养老金。具体有多大影响呢?

①如果你每年都是按当地社平工资水平缴费,每断缴纳一年,就会少领退休当年社平工资的1%。

以女性为例,如果22岁参加工作并开始缴纳社保,预计55岁退休,整个职业生涯为33年,此前已经缴纳6年,那么意味着还有27年需要缴纳。假设当前你所在省份社平工资为每月元,每年平均工资按5%增长,那么退休当年社平工资应该已经达到每月元。如果每年都按社平工资为基数缴纳社保,每少缴纳1年,意味着每月少领元。

②基础养老金还是退休后上调的基础,首年基础养老金少,相同调整比例下,能够上调的绝对金额更少。

比如,前面的案例中,退休当年社平工资为元。

持续缴纳33年,首年基础养老金每月约为,如果退休后次年上调5%,那么次年每月上调元;如果少缴纳5年,首年基础养老金每月约为元,相同上调比例,次年每月上调元。2、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影响

目前每月缴费基数的8%会划入个人账户,并且每年统一按照相同的记账利率生息。

所以持续缴纳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积累越多。

个人账户的本利和积累的越多,相同退休年龄下,退休时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比如,前面的相同的案例,假设工作6年期间,个人账户已经积累2.4万元,假设当年本地社平工资每月为元,依然按5%的水平增长,三种假设下,个人账户的积累情况如下表。

假设一:持续缴费至55岁退休;假设二:再连续缴纳15年后中断,待55岁退休;假设三:中断13年后,再继续缴费至55岁退休。

由上面的案例可见,在三种假设情况下,仅本金的积累最高的差异可以达到1倍以上,特别是前期缴费满一定年限后中断缴费,对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影响最大。

如果断缴社保,会影响养老金以及未来的上调,而且影响是长远的。

女性退休年龄较男性早,但平均寿命较男性长,所以如果仅依靠男性的养老金,未来很大概率会对老年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所以从养老来看,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持续缴费。

02医保断缴对近期和远期的影响

目前各省医保政策不统一,但是总的来说,医保中断一定月数以后,就医不能报销,即使重新缴费,也要重新计算等待期,等待期内也不能获得报销。

特别是有些省份,如深圳市,连续缴费月数不同,报销政策还会有区别。

所以,医保中断会影响到咱们的医疗待遇。

长期来看,医保累积缴纳一定年限后,退休后可免缴医保。

而且目前来看,很多省份的规定是男性累积缴纳25年、女性累积缴纳20年后,退休后可免缴医保,享受医保待遇,否则需要在退休时补缴医保。

而补缴医保是按退休当时的平均工资计算基数。如前所说,平均工资每年是在上涨,所以持续缴费肯定比一次性补缴划算。

医保中断在短期来说影响咱们的医疗待遇,长期来看,如果拖到退休时再补缴,也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

所以短期和长期来看,都应该持续的缴纳医保。

03个人缴社保真的不划算吗

如前所说,既然咱们已经分析出社保应该持续缴纳才能让我们现在和未来都有基本的保障,那么个人缴社保真的不划算吗?

人觉得灵活就业人员缴社保不划算,主要是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时,在政策层面是将个人当做一个经济体,因此需要个人承担原本应由单位缴费的那部分保费。

灵活就业人员和做为企业职工时养老和医保缴费差异如下表(以成都市的缴费为例):

如上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和医保,政策是将咱们当做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在承保。

所以个人也需要承担原本应由企业承担的保费,才能享受相同的待遇。

这导致很多人感觉个人缴费不划算,但是从政策本身来说是公平的,并且已经针对个人下调了缴费比例。

04灵活就业人员怎样缴费更合适

从个人角度来看,以企业职工身份参保肯定对个人来说是最划算的一种缴费方式,所以持续工作其实没什么不好。

当然由于特殊情况,有时候也会面临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社保,又应该怎样缴费更合适呢?

1、有缴费能力,按自己的收入情况正常缴纳养老和医保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可以选择按当地社平工资的60%~%多个档次选择。

推荐按本人实际收入情况选择相应的缴费档次,这样退休工资才能体现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价值。

在几个档次中%档就是完全按照社平工资缴费,未来的退休工资不会发生调节。

但当低于或高于社平工资缴费,基础养老金就会有调节作用。

倾向于低收入人群获得更多的调节,所以个人不必勉强让自己缴纳高费率,对实在有缴费压力的个人,可以选择最低档缴费。

医保部分为统一的缴费比例,如果参加都是相同的缴费比例。

2、无缴费能力的人群,暂时中断养老,也要持续缴纳医保

社保缴费中,以养老部分缴费压力较大,难保有些时候确实存在缴费压力,被迫中断养老部分的缴费,但是一定要保证医保部分继续缴纳。

3、医保部分缴费仍有压力,可以退一步,暂时选择居民医保

居民医保是针对未参加职工医保人群的一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缴费压力比职工医保压力小,但是相对来说报销政策也会较差。

俗称的少儿互助金就是居民医保。

不同省份政策不同,一般按年缴费,通常为几百元一年。

这种医保的缴费年限不计入职工医保的缴费年限,在仅缴职工医保仍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选择先用居民医保代替,但注意替换时要考虑等待期,不要令自己断保。

05总结

灵活就业人员如果中断缴费从短期和长期来看都非常不利,所以尽量不要中断。

个人角度来看待需统筹基金部分的费用确实感觉不是很划算,但是对于整个政策来说,这是公平的,所以确实觉得个人缴费不划算,那还不如继续工作。

特殊原因导致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以按自己每年的收入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如有缴费压力,可以选择最低档进行缴费,也比中断缴费来得更好。

最差也要保证自己有一份医保,以应对生活中最不能确定的风险。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