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诊疗好帮手医生专用App详情分析 [复制链接]

1#

自年移动医疗类应用开始兴起后,医疗类App就逐步成为人们及已依赖的健康应用。截止目前,国内医疗健康类App已达多款,其中,大众健康类显著居多。那到底有多少App是专门为医生服务的呢?

医生每天在各个科室内忙得像陀螺一样,如果移动端产品被赋予节约时间、快速诊断等特点,能够缓解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让有需要的人实现快速问诊,他们必然会紧紧抓住这一工具。

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的统计,国内目前有超过款的医生专用App,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帮助提高医生效率,在研究院的整理中,发现功能主要集中在:

由于医生专用App是一个重度垂直的小分领域,所以在百度指数的搜索中,该相关词汇还未被收录。而据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给出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执业(助理)医师约.5万,其间还未纳入医务相关工作者。是这些App不能满足医生的需求所以扩散度小,还是说推广不够,先不论到底是何种原因,看下国内/外医生专用App的主要特点分布,也许能找到答案,本文还将就5个大类里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应用进行分析。

产品功能以患者管理为主

在统计中,医生专用App主要按医患交流、医学信息、患者管理、电子病历、医生社区五大类来划分,细分功能主要分布在15个方向,受开发者热衷的前三甲有患者管理里的患者信息备注、医患交流里的图文/语音类咨询、医学信息里的医学资讯。

国外医生用APP的情况根据HalthTap之前发布的调查报告,受医生推崇的医生专用App功能主要集中在临床指南等8个方向,其中临床指南这项获得医生大力支持。HalthTap未将医患交流功能列入其中,动脉网猜测因HalthTap自身产品的主要功能着眼在医患沟通在线问诊,为避嫌在调查中未提及此类App。

主品分析产品功能以专一、针对性为主

数据层对比(按照5大类别选取市场下载排行较前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应用)

2.功能层对比

由于五大类别属性不同,我们仅从功能上作分析:

医患交流:在此次App统计中,大部分医生专用App提供医患交流这一功能,而医患交流必须注重咨询质量,不然就变成快餐式交流,到头来事倍功半。咨询质量的改善,医院导流,对于打开医生的个人品牌也是一种好的方式。

患者管理:绝大多数App提供了患者预约日程、及资料备注等管理功能,建议分科室提供个性化的管理,以便一目了然。

医学信息:从国内外最新进展、专家讲座、病例讨论、会议报道、产品资讯等信息延伸拓宽。交流才能不断深入和发展。比如,细分类里“药物信息”的全面涉及,“临床指南”的及时更新等。

医生社区:除了基本的浏览文章、动态外,在发布自有观点的同时,能借助疑问产生话题,也可以增加用户与App的互动效果。

电子病历:目前的各类App里的电子病历板块主要用于快速记录、智能识别、便捷随访、云端协同等,对于患者病例的重要部分“问题列别(ProblmList)”却鲜少涉及,如果开发,将有助于将临床信息案中重要程度而排序。

此外,珍立拍和杏仁医生这两款app虽然当下的下载量并不特别突出,但也是重量级的选手。

珍立拍的创始人是Dr.2,他对行业的观察是很多人了解互联网医疗创业领域的入门级教材。珍立拍旨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医教科研、团队协作、休闲娱乐的一站式整体方案,涉及的功能有病例采集、患者管理、图文识别、文献检索、医学视频、医学论坛等。根据Dr.2公布的信息,他们今年还将做几件事情,分别是开放源代码、为医学生及低年资的医生提供金融服务、推出针对医生的电商服务。

杏仁医生解决的是“保护私人空间+病例管理+即时追踪”的问题,去年曾推出过针对医生群体的推广活动,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活动效果良好,短期内医生数量达到了数万人。其后续相继推出了“转介”功能和“患教中心”模块。

从目前的国内市场来说,类似这种帮助医生服务于家庭场景中的患者的产品,对医生和患者都是利好的。有人预言下一个移动健康医疗红利将诞生在家庭场景里,我们也拭目以待。

获融资额企业分布

在开发医生专用App的企业中,公布获融资的有17家,总融资额超万美元。其中有5家专注为医学专业人士开发移动医疗应用,参与融资的风投有开物投资、宽带资本CBC、蓝驰创投、经纬中国,融资总额逾万美元。由于同一公司下有不同的互联网医疗产品,所以此处未进一步分析风投的融资偏好。

综上,医生专用App最大特点就是帮助医生管理患者,比如远程获取患者病历信息、问诊历史记录等,并可以更便捷有效地处理日常工作事务,而且在只有终端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工作。“借助东风,就能草船借箭。”

附表:国内医生专用App

动脉网vcbat想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医疗创业信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