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原因.mp:32来自华北小强说社保
↑↑↑点击上方收听全文↑↑↑
现在这个阶段,是很多城市集中征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时间,相信很多朋友对于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经非常了解。年度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的缴费金额,也延续了之前每年上涨的趋势,纵观全国,各个城市城乡居民医保的最低缴费金额已经达到元。
这里所说的元,是国家医保部门制定的最低缴费标准。很多地方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筹资情况进行,制定本地区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金额。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很多城市,很多省份的城乡居民缴费金额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同一个省份,不同地市之间缴费金额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省某些地市为元,还有些地区为元、余元,甚至最高达到了元。
不同省份的标准也不一致,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天津市,其缴费金额分为两档,最低档为元,高档为元,相差元。当然,我们的投保也遵循着高投入,高收益的原则,对于缴纳金额较高的参保人,其享受的待遇报销比例及各方面是比较优越的。
由于今年医保缴费金额的不断上涨,很多人表示压力山大。对居民医保的缴纳意愿越来越低,很多人甚至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缴纳居民医保,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继续缴纳居民医保呢?
本人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简单写过关于个人不愿意交纳居民医保的几项原因,那么今天再详细的系统阐述一下,你有同感吗?
第一、缴费金额的不断提升,增加了参保人的缴费压力。
想必很多人不愿意缴纳居民医保,主要还是这个原因。如果个人能承担得起,谁不愿意给自己一份保障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居民医保缴费金额的逐渐上涨,已经从最初的10元钱上涨到了最低元。
很多农村地区一年的收入本来就不高,而为了缴纳全家人的居民医保,一般得需要承担两千多元的缴费金额,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这就是一笔“巨款”,很多人迫于压力,真的是无力缴纳。
第二、居民医保的报销机制问题。
有朋友有这样的感受:居民医保缴纳非得住院才能报销一部分,平时在药店买药也不能用,报销一年不用就得作废!
缴纳过居民医保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居民医保到年底是自动清零的,而且所缴纳的金额没有个人账户。
来年必须再次缴纳居民医保,才可以享受报销待遇;如果不缴纳居民医保,则无法享受相应的报销待遇。
不得不说,居民医保的清零严重影响了广大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这样不利于提倡参保人缴费。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第三、缴纳居民医保,其花费的治疗费用可能更多。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受:我们缴纳了居民医保,虽然我们在出院时可以进行报销,但是我们报销完之后,个人所实际负担的金额要比那些不缴纳居民医保的人实际花费的还要多。
个人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其实是有限制的。必须是在起付线之外花费的金额,而且这些费用要在报销目录之内才可以达到50%至60%的报销。
所以很多人说了这样一个段子:在医院里只有两种病不能报,分别是这也不能报,那也不能报。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误解,才会让很多人不愿意继续缴纳居民医保,认为个人缴纳居民医保自己实际上是吃亏了。
当然以上三项原因是很多朋友的感受,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毕竟每个人对于居民医保的看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作为一名基层的社保工作者,还是在这里建议大家,如果个人的经济能力允许,还是要缴纳的,给自己一份保障。
对此,你对居民医保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您缴纳年度居民医保了吗?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